潮汕风俗丧事多久才能修老坟墓
在潮汕地区,关于丧事之后多久能修老坟墓,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时间标准,这和当地的传统习俗,一些风水观念有关。
新坟在三年之内是不建议修的。
这是按照传统观念,新坟在这三年内含有较大的“煞气”,而动土修坟会伤及还未成熟的“生气灵”,从而对后代子孙不利,会导致后代出现伤亡、疾病等情况。
就好像《葬经俚语》里说的,新坟如襁褓,三载方成家,意思就是新坟就像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时间来稳定和成熟,三年后才适合进行修整。
有一些特殊情况。
在潮州西部山区的田东乡,以前有一种“两次葬”的习俗。
第一次埋葬叫“大葬”或“寄土”,就是把棺材推进山坡上挖好的方形隧洞,然后封口修坟面。
三年之后,要把坟面扒开,抽出棺材,将骨头按顺序取出,清理干净后,再按蹲坐姿势装进一个像花瓶一样的陶坛,这个陶坛叫做“金罐”。
之后再把“金罐”安放进事先挖好的穴里,并造出永久性的墓面。
但死者死亡的日子刚好是出生的日子,那就被视为时日不吉,大葬之后做“风水”(也就是第二次埋葬修坟)就要推迟到60年后进行,在这60年内,死者亲人不能上坟扫墓。
还有个规矩就是,做“风水”必须由第二代人完成,第二代人没有做,下一代人就再也不能做了。
潮汕地区还有一种“种生基”的习俗,就是在老人还在世的时候,家里比较富有的大户人家会提前请风水先生选好风水宝地,修筑坟墓。
这种为未死的人修的墓就叫“生基”,有的称为筑生居。
“生基”修筑完成后会树墓碑,刻上考妣名讳,生基上的字一般先涂青色油漆,等到父母有任何一方去世后,才能在其名讳上涂红色油漆。
这种提前修好的“生基”,在老人去世后,就已经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坟墓了,不需要再等很长时间去大规模修整,只需要在后续根据情况进行一些维护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三年之内,坟墓一些特殊原因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损坏,被雨水冲垮了一部分,被动物打洞破坏得很厉害,影响到了坟墓的稳定性,那也不能完全不管。
但在这种情况下修坟,需要非常慎重,最好先请教当地的老人,懂风水的人,看看应该怎么处理,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方式来进行修复,尽量把对风水和后代的影响降到最小。
潮汕地区对于丧事之后修老坟墓的时间,大多遵循新坟三年不动的原则,也会不同的地域习俗、特殊情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你对这方面还有疑问,最好是问问当地有经验的长辈,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你更准确的建议。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