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丧事风俗有哪些
安徽池州的丧事风俗有不少呢。
老人去世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报丧。
当家中老人去世后,主事人得邀请家族长辈一起处理后事。
夏秋季节,一般在一至三天内报丧,冬春季节则是三至七天。
要是子女在外地需要等他们回来,夏天也不能超过五天。
报丧的时候,孝子要穿着孝服,手持丧棒,由一个熟悉逝者亲属的人带着去报丧。
到了人家门口,孝子得在外门跪拜。
设灵堂啦。
家属会在家门口,合适的地方搭建灵堂,灵堂里通常会放着香炉、蜡烛和果品等祭品,亲属在旁边守候。
同时,家里的镜子、字画这些东西都要遮盖起来,门窗挂的帘子也要换成白色的,这样才符合丧事的氛围。
接着要给逝者沐浴、穿寿衣。
寿衣一般用单数,5件、7件这样,颜色可以是蓝、藏青、灰色,但是不能用黑色。
寿衣也不缀钮扣,而是用布带系着,衣外还得系一条白色棉线腰带,腰带的根数要和逝者的年龄一样。
给逝者沐浴的时候,前身要洗7次,后身洗8次,有的前后各擦3次。
穿好寿衣后就是入殓了。
棺底要铺香末,上面再垫纸,褥子,有的还会放5枚铜钱。
抬尸的时候,丧主得抱死者头部入棺,头要朝棺木大头,让逝者平直仰卧,头枕3块瓦,脚垫2块砖。
在池州,白事中通常会请道士来做法事。
道士会通过念经、念咒、打鼓、吹笙等仪式,来超度逝者的灵魂,让他们能顺利转世。
在逝者去世的七天之内,家属要轮流守灵,这也是对逝者的一种尊敬和怀念。
办丧事的时候还会请乐队吹响器,用音乐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同时也让村里的人知道有丧事发生了。
亲朋好友来吊唁的时候,要依次向逝者行礼,行礼的顺序一般要按照传统的尊卑长幼顺序来。
丧家通常会请专门的厨师团队来负责伙食。
还要设账房,指定专人来记录丧事期间的各项收支,保证事务透明、有序。
在出殡前,一些讲究。
要订扎彩,制作纸人、纸马,现代生活用品模型等纸制祭品,用来随葬。
出殡的时候,一般是在逝者去世的第七天。
道士要在灵柩前念经超度,引导逝者的灵魂升天。
灵柩通常由四人抬着,家属和亲戚朋友跟在后面送行。
到了墓地后,就举行下葬仪式。
下葬时,先由死者的直系亲属抱着死者的遗相,跪拜哭诉,众亲属跟随其后。
礼毕后,就把棺木放入墓地。
在池州,“七”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
死者入殓后七天称为“头七”,十四天是“二七”,二十一天是“三七”,一直到“七七”。
每一个“七”都有不同的讲究,要糊纸船、烧纸船,民间说法是这样能让死者渡过冥河。
逢“七日”通常还要做“法事”。
逝者安葬后,家属还要守孝,守孝时间一般为一年。
在这一年里,家属要遵守一些居丧礼仪。
老人去世后49天内尽不要去别人家里,特别是七天内一定不能去。
这些就是安徽池州的一些丧事风俗啦,不同的地方还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呢。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