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苏农村丧事乐队有哪些

时间:2025-07-18 12:08:55人气:30

江苏农村有不少用于丧事的乐队,它们各具特色,在当地丧葬仪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苏北地区,唢呐班是较为常见的丧事乐队形式。

徐州沛县的曹家班唢呐,这是一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吹打乐队,自清末民初就已存在,至今一门六代都是唢呐传人。

乐队以唢呐为主乐器,同时也融合了二胡、笛、笙等多种乐器合奏。

曹家班在当地声誉很高,其“灵魂人物”曹井栋是“徐州唢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他们不仅穿梭于乡土之间的婚丧嫁娶仪式中,还会进行直播,抖音平台总粉丝量近180万,并且20多次登上央视舞台,2024年度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优秀群众文艺团队。

苏北还有众多像赵庄唢呐班这样的乐队。

据统计,目前约有超过3000个乡村唢呐班活跃在苏北广大农村,赵庄唢呐班就是其中之一,它已发展为11个分班,拥有近百名乐手、歌手、舞手和200余件中西乐器及多套演出音响设备。

在葬礼仪式中,他们所用曲目和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哀悼性曲调,会在迎宾谢客时吹奏热烈欢快的喜庆性曲调,甚至还会唱歌、跳舞、玩杂耍等,以此娱悦观众。

连云港地区的海州鼓吹乐也是颇具特色的丧事乐队类型。

它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明代隆庆年间就有民间丧事中“鼓吹”的记载。

灌云县下车乡是吹奏唢呐的“特色文化乡”,当地艺人还珍藏着祖辈传下来的手抄工尺谱。

这里的艺人技术精湛,不仅善于吹奏中、小唢呐,还能用嘴巴或鼻孔同时吹奏两支唢呐,称之为“和合唢呐”。

赣榆县赣马镇的吴少云是该镇鼓吹乐班的四代传人,他演奏的“大号”和“和合唢呐”技巧娴熟,曾在江苏电视台作过吹奏表演。

在苏中地区,兴化市大林镇的丧事乐队也很有特点。

当地有一种“快打乐队”,以鼓、锣、钹、铙、板、铜锣等打击乐器为主,在丧葬仪式中担负着打破沉闷气氛的作用,演奏时,乐队成员常伴随着吸烟、喝酒等行为,还会大声高呼、喊叫,以表达对逝者的尊敬和缅怀之情。

还有“缓打乐队”,是以弦乐器为主的乐队,曲调轻柔、缓慢、低沉,减轻悲伤气氛,安抚亲友情感,演奏者多为老人。

将两者结合的合奏形式,以打击乐器为主,弦乐器为辅助,使曲子节奏更稳定,氛围更为庄严。

苏南地区则有楚州十番锣鼓这样的乐队。

十番锣鼓是创于京师而盛于江浙的民间吹打乐种,主要流行于江苏省南部地区,以苏州、无锡为中心。

其演奏者多为民间职业性鼓乐班“堂名”中的乐手和寺院中的道士,这些民间艺人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可被招聘参加民间丧事等活动的演奏。

楚州十番锣鼓根据所用乐器不同,可分为“清锣鼓”和“丝竹锣鼓”两大类,在当地民俗礼仪活动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江苏农村还有一种常见的吹鼓手乐队,叫响器班。

一般由七八个人组成,通常包括唢呐、笙各两人,锣、鼓、梆子、镲各一人。

遇到丧事时,他们会在灵堂前吹奏《哭皇天》《三娘教子》等曲调,乐声低沉呜咽,仿佛在诉说着逝者辛劳的一生,让在场的人无不感伤。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