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入葬后是不是不能收礼金了呢
在传统习俗里,人入葬后通常是不能收礼金的哦。
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丧葬礼仪是很讲究的,关于礼金这一块,有不少规矩呢。
丧事从人去世到下葬,是有一个大概流程的,这段时间是亲友吊唁、送礼的阶段。
就好比一场活动,它是有时间限制的,过了这个时间,再做相关的事情就不合适了。
从传统观念来讲,人下葬后,就意味着丧事基本告一段落,死者已经入土为安,活人也要开始慢慢走出悲痛,向前看了。
这时候有人再来送礼金,就好像是把已经愈合的伤口又给扒开了,会让丧家再次想起悲痛的事情,心里肯定不好受呀。
在很多地方的习俗中,下葬后收礼金是有不吉利的寓意的。
民间有种说法,认为这像是在“续丧事”,暗示着丧家还会有下一次丧事,这是大家都很忌讳的,谁也不想平白无故招惹这样的“晦气”呀。
为了尊重丧家的情绪,为了避免这种不好的寓意,通常就不会再收礼金了。
礼金的主要作用是帮丧家分担丧葬期间的开销,买棺材、寿衣,办宴席,请人做相关法事等,这些可都是要花钱的呢。
等下葬后,大部分丧葬相关的花费都已经结束了,丧家在经济上也逐渐缓过劲儿来,这时候再收礼金,意义就不大了。
亲友要是硬塞礼金,丧家还得想着以后怎么还这份人情,反而平白多了个负担,干脆就不收了,这样也能省得双方都为难呀。
在一些农村地区,这种规矩是很严格的,被叫做“丧不后补”。
主家通知了亲友来参加葬礼,可亲友各种原因没能按时参加,葬礼结束后再上门补礼金,主家一般是不会接受的。
在“死者为大”的传统观念里,没能按时参加葬礼,本身就被认为是对逝者的不敬,这时候再补礼金,就更不合适了。
不可抗力因素,突然生病、遇到极端天气等,实在没办法参加葬礼,那应该及时和主家通电话表达哀思,并且可以通过转账等方式送去礼金,这样主家通常是能理解的,不会觉得是“丧事后补”了。
不同地区的习俗会有些差异哦。
在一些城市里,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丧葬仪式都简化了,没有那么严格遵循这些传统规矩了。
有些家庭会请殡仪馆一条龙服务,对于礼金的收取时间等方面,就没有乡下那么讲究,只要是在丧事期间,下葬后不久,亲友送来礼金,丧家也会收下,表示感谢。
但即使是在城市,一些有农村背景的家庭,是比较注重传统习俗的家庭,还是会遵循下葬后不收礼金这个规矩的,要是有人晚了送钱,家里人多半会推辞,说“心意到了就行”。
还有一点要注意哦,从人情世故的角度来看,白事送礼金和红事可不一样呢。
红事人不能到场,礼金送到了,主家一般不会怪罪,毕竟喜事是图个喜庆,礼金到了也能增添喜悦。
但白事不一样,邀请亲友来参加葬礼,主要是为了让大家送逝者最后一程,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悼念,人不来只送钱,感觉就有点违背这个初衷了,有些地方还有“白事礼到人不收”的说法呢。
关于人入葬后能不能收礼金,不同地方有不同做法,但从传统习俗和大多数人的观念来看,一般是不建议再收的哦。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