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放在殡仪馆和放在墓地的区别
骨灰下葬时是有一些法律规定和程序要遵循的。
先说法律规定方面。
根据《殡葬管理条例》,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国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其他不占,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
严格限制公墓墓穴占地面积和使用年限,埋葬骨灰的单人、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墓穴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使用周期。
禁止在耕地、林地、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铁路和公路主干线两侧等地区建造坟墓。
违反了这些规定,墓穴占地面积超过标准,在禁止的区域建坟,是要被责令限期改正的,情节严重的还会有罚款等处罚。
再说说程序方面。
遗体火化后,殡仪馆、火葬场会对骨灰领取进行造册登记。
家属要办理领取手续,火化后的骨灰在30天内殡仪馆、火葬场是免费保管的,超出时限就会按规定收费,不按规定缴费,6个月之后就会按无人认领的骨灰处理,经社会公告30日后,仍无主认领,那就由殡仪馆自行处理了。
要把骨灰下葬到公墓,那得是经过公墓主管部门批准兴建的经营性公墓,是经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建的公益性公墓才行。
到经营性公墓、骨灰塔陵安放或寄存骨灰,要凭公墓单位出具购买墓位(格位)票据并报经当地殡葬主管部门核准后,才能办理骨灰领取手续;
安放在县级民政部门批建的镇、村级公益性骨灰楼(堂)、公益性公墓的,可凭镇社会事务办或殡改办出具由县级民政部门统一印制的《骨灰领取承诺证》和安放单位的有关证明办理骨灰领取手续。
至于骨灰放在殡仪馆和放在墓地的区别,那也有不少呢。
从存放方式来看,骨灰放在殡仪馆一般是放在骨灰楼(堂)里,通常是一个格位存放一个骨灰盒,是一种集中存放的方式。
而放在墓地呢,就是把骨灰盒安葬在墓穴里,每个墓穴是相对独立的,上面还会有墓碑之类的。
从使用时间上来说,在殡仪馆存放骨灰一般是短期的,殡仪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遗体火化和短期的骨灰保管服务。
而墓地则是长期的,家属可以选择较长时间的使用期限,甚至有些地方可以说是永久性的,只要按时缴纳管理费等费用。
从费用方面来看,殡仪馆存放骨灰的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就是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前面也说了,开始还有一段时间是免费的。
但是墓地的费用就会高一些,不仅购买墓穴需要花费一笔不少的钱,后续还有管理费等其他费用。
从环境氛围来讲,殡仪馆的环境主要是为了满足殡葬服务的功能需求,整体氛围比较肃穆、庄重,但相对来说比较紧凑。
而墓地一般会有比较大的园区,环境会经过一定的规划和绿化,会给人一种更宁静、宽敞的感觉。
还有一点就是,骨灰放在殡仪馆,家属要去祭奠,会受到殡仪馆开放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而在墓地,家属去祭奠就相对比较自由一些,只要在墓地的管理规定时间内,一般都可以去。
不管是把骨灰放在殡仪馆还是墓地,都是对逝者的一种纪念方式,重要的是表达我们对逝者的思念和敬意。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