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的字数要如何计算的
墓碑上的字数计算可是有不少讲究的呢。
墓碑上的字分为竖排的三部分,就是立碑时间、墓主、立碑人。
在计算字数的时候,有一种很常见的规则,就是按照“生、老、病、死、苦”的顺序来算。
从墓碑上的第一个字开始数,一直数到最后一个字,遇到并列的横排字,就把一行视为一个字。
要求最后一个字要对应在“生”字上,至少要避开“病”“死”“苦”这三个字。
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的话,就是总字数等于5乘以N再加上1,这里的N是正整数。
总字数符合这个公式,那么从第一个字数到最后一个字就必定对应于“生”字。
台湾进士汪春源的墓碑,第一行有7个字,第二行有27个字,第三行有7个字,其中横排的“福、受、大、炘”和横排的“宝、慕、秉”各算一个字,这样总字数就是41字,41等于5乘以8再加上1,从第一个字数到最后一个字就正好对应于“生”字。
还有一种说法叫“三老合一生”。
就是说竖排的三行,每行字数都是7,那么每竖行从第一个字数到最后一个字就都对应于“老”字,当把三个竖行连起来数的时候,第三个竖行的最末一个字就必定对应于“生”字。
这是总字数是21,21等于5乘以4再加上1,是符合前面那个公式的。
除了这种“生、老、病、死、苦”的算法,一些地方会按照“大黄道”,“小黄道”来算字数。
“大黄道”是按照“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这两句诗来循环的,碑文的最后一个字要对应上这两句诗里“走之旁”的字,“道、远、通、达、遥、还”这些字。
碑文字数比这两句12字的诗文长,那就循环该诗句后再对应“走之旁”的字。
而“小黄道”就是按照“生老病死苦”来轮回循环,最后一个字要对应“生”字。
“显考张三之墓”,这是6个字,“生老病死苦”轮回循环,第六个字就是“生”字,这个碑文在小黄道中就是符合格式的。
在不同的地区,对于墓碑字数的讲究还有一些差异。
在江南地区,闽南、潮汕这些地方,是比较严格地采用“五字循环+三才校验”的,要求总字数除以5的余数是1,2,行数除以3的余数是1。
而在吴语区,就相对比较变通一些,允许通过增减虚词来调节字数,加上“讳”字,去掉“之”字。
在华北地区,有些地方发展出了“三吉循环”,就是只看“生老病”这三个字的循环,冀中碑文就常见3、6、9字。
山东部分地区还会混用“七字诀”,这是受了北斗崇拜的影响。
在湖广地区,有些地方会结合“六壬数”,形成5和6双轨制,湘西的墓碑就会看到12字的情况,12既可以是5乘以2再加上2,可以是6乘以2。
在一些地方,对于墓碑上不同部分的字数也有不同的要求。
在闽南漳泉风俗中,不仅墓中间介绍墓主身份的那一行字的总字数要合乎吉凶,就是墓左的立碑日期或墓右说明立碑者的总字数,都应合乎吉凶,必须符合“生老病死苦”的“生”与“老”字。
日期不合,就会把“民国丙申年三月初十”改成“民国丙申年季春三月初十建”。
还有些地方讲究墓碑“中间排”字数最后一字要落在“老”字,两人以上或多人的家族墓碑字数要合阴数,12字或22字,只有单人墓碑字数可合阳数,7字。
墓碑“右排”为立碑时间,“左排”为阳世子孙立碑者,按照“生、老、病、死、苦”顺序算,最后一字要落在“生”,字数要合阴数,6字。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