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墓碑是什么样的呢
明朝的墓碑样式丰富多样,受到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因素影响,不同阶层的墓碑在材质、形制、雕刻等方面都有不同特点。
明朝皇亲贵族的墓碑通常较为高大宏伟,彰显着身份地位。
郢靖王墓的《御祭郢靖王碑文》,是用青石制作的。
碑首采用浮雕形式刻有双龙戏珠图案,两条龙呈卷曲状,龙首朝上,口微张,根须,它们分别用一爪举拥火珠,爪有五趾,看起来像鹰爪一样威猛有力,龙鳞雕刻得很规整,周围还有卷云纹,就好像在托起行龙。
碑身两边则是用线刻的方式刻有行龙环绕,中间是碑文,详细记载了祭祀礼仪相关人员的名单。
明显陵是明宪宗第四子朱祐杬的陵墓,其墓碑也很有特点。
明显陵墓碑数量多达十一通,比当时北京昌平天寿山的单个陵寝墓碑数量要多得多。
显陵在藩王墓时期,所用墓碑是当地青石,后来被追谥为帝陵后,就改用枣阳白玉石制作,枣阳白玉制的碑刻历经几百年,现在色泽依然光润。
从雕刻图案看,藩王墓时期龟驼碑上的龙图案形态比较温和,雕凿技艺也相对粗糙,而成为帝陵后,碑刻上的龙形态变得更为粗壮强势,雕刻技艺也更加精细,充分体现出帝陵的威严。
除了皇亲贵族,明朝民间墓碑也有自己的特色。
从材质上看,很多是用青石制作的,河北省广平县发现的明代天启五年的墓碑,就是青石材质,长约110厘米,宽约40厘米,厚15厘米。
民间墓碑的形制一般比皇亲贵族的小,上面也会有一些雕刻装饰。
明朝墓碑的雕刻题材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特性。
从碑首到碑座旁、碑侧、碑框,往往布满了各种传统纹饰。
常见的有二龙戏珠、海水江崖、五福捧寿、祥云等图案。
这些图案都有吉祥的寓意,松鹤延年、鹤鹿同春就寓意着长寿和吉祥如意。
与以往朝代相比,明朝墓碑装饰更趋于繁缛,会把动物、禽鸟、花卉等进行艺术化、理想化和吉祥化组合,充满了世俗文化的意趣。
像定陵的神功圣德碑,是螭首龟趺的形制,非常高大。
龟趺昂首向前,龟背纹饰很繁杂,四只脚雕刻得十分精细,还装饰有云纹图案。
碑趺土衬石的四个角雕刻有漩流、鱼、鳌、虾、蟹等,特别精美。
而在田义墓前的石碑,侧面的石雕装饰画在不到一平方米的面积上,刻了近十种花草树木,还刻有刀螂、绿蚂蚱等昆虫,都是写实手法,就像真的一样。
还有的墓碑会把民俗中的八音、八宝、文房四宝等元素随意雕刻上去。
明朝墓碑上的文字也有讲究。
一般会在碑正面中间刻上墓主人的姓名、身份等信息,“明高氏伯祖之墓”,字体多为楷书,刻字工整清晰。
背面则会记载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家族迁徙史等内容,广平县发现的那块墓碑,背面就详细记载了高氏家族从江苏高邮迁徙到河北广平的过程,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