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放灵位的地方叫什么

时间:2025-06-19 11:22:06人气:48

古代放灵位的地方有不少叫法呢。

像天子或诸侯放祖先灵位的地方叫宗庙,这可是很重要的场所,是专门用来祭祀先祖的。

《周礼》里有规定,天子能有七庙,就是供奉六世族以下历代先人的,诸侯则是五庙。

宗庙一般建在君王宫殿的左边,和宫殿右边象征土地的社稷相对,它们一起代表着国家。

宗庙在宫殿里的位置很尊贵,建筑也是最雄伟的,北京的太庙,在明清两代帝王的宫殿中就特别壮观。

官宦贵族用来供奉祖先灵位的地方叫家庙,通常是一个家族单独建的。

古人在过节的时候都会到家庙去祭祀,就像《红楼梦》里贾家一门,大年初一就会全体到家庙中祭祀。

家庙除了祭祀,还是族里办婚丧寿喜这些事的地方,族人商量族里的大事也会在这里。

普通百姓放灵位的地方一般叫祠堂,有人叫它祖祠、祖厝。

祠堂是可以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同时还能用来进行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

民间建造家族祠堂能追溯到唐五代时期,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就是建于唐末。

到了明清,各地大规模地建造祠堂,那时候家族发展得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多,为了团结族人,大家就大兴土木建祠堂。

祠堂的建筑大多比较讲究“风水”,一般会在祖先最早住的地方,把旧房改建成祠堂,有些家族建房子时,还会先建祠堂。

在福建等地,很多祠堂是在正寝东侧,讲究点的有三间二外门,正大门平时不开,只有在春秋二祭,族人商量大事的时候才开。

正厅里面设有龛,龛中放着柜子,祖宗牌位就藏在柜子里。

每龛前面都有个矮长桌,用来放祭品。

有些宗祠里,要是族里新添了男丁,就会在柱子上贴张红纸,写上谁谁谁的长子或次子,叫什么名字,算是到祖先面前报个到。

除了这些,皇帝死后安葬的陵寝里也有放灵位的地方。

陵寝里有享殿,就是专门供奉灵位、祭祀亡灵的大殿,可以说它是陵墓地上建筑群的一部分。

享殿在陵寝中轴线上供奉饮食起居的“寝”宫前面,是陵宫里特别重要的祭享殿堂。

北京天坛的皇穹宇是平时存放上天及诸神灵位的殿堂。

天坛主要是皇帝用来祭祀天、地、日、月的地方,是礼制建筑群,和前面说的专门放祖先灵位的地方有点不一样。

在一些家族的祖宅里,也会有专门的地方放灵位,这种情况没有前面说的那些地方那么正式和普遍。

有的祖宅会有个小祠堂,供奉祖先牌位的屋子,方便族人在家里祭祀祖先。

古代放灵位的地方根据主人的身份地位不同,有着不同的名称和用途,但它们都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是家族传承和文化延续的重要象征。

人们通过在这些地方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的庇佑,同时也让家族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这些地方的存在,反映了古代人对生死、对家族的重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随便看看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