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立碑尺寸有何讲究和忌讳
给父母立碑,尺寸方面有不少讲究和忌讳呢。
从传统习俗和文化寓意的角度来看,墓碑的尺寸不能随便定。
以前老辈人立碑,常常会请风水先生用“鲁班尺”来量尺寸。
这鲁班尺可不一般,一尺分八寸,对应着“财、病、离、义、官、劫、害、本”八个字,其中“财、义、官、本”是吉数,立碑就讲究用这些吉字对应的尺寸。
像高度100厘米、宽度60厘米、厚度8厘米就是比较常见的规格,在鲁班尺上,100厘米表示横财、顺科,60厘米表示进宝、横财,这些寓意都特别好。
中国人对数字很有讲究,一般喜欢用阳数,就是单数,1、3、5、7、9这些,觉得它们象征着“阳刚、兴旺”,3尺(约100cm)就代表“天地人”三才和谐,而像4(谐音“死”)、7(象征“丧”)这样的数字,部分地区就会避开,认为不吉利。
墓碑的高度也有一定的范围要求。
墓碑的高度最好是低腹,高颈。
要是墓碑过高,会对坟墓形成逼压之势,有一种说法是这样会影响后人的前程,子孙也不旺;
而过矮的墓碑呢,又不太符合传统的审美和庄重感,感觉对逝者不够尊重。
普通的父母合葬碑,高度一般在100厘米至120厘米之间比较合适,这个高度既方便后人瞻仰,显得比较庄重;
要是家族合葬碑,涉及多位亲人,就会选择150厘米至180厘米的高度,这样能体现出庄重感和家族的凝聚力。
宽度方面也有讲究。
一般单人墓碑宽度在50厘米至60厘米,夫妻合葬碑宽度在70厘米至90厘米,家族合葬碑宽度在90厘米至120厘米。
宽度要和高度,整体的墓地环境相协调,不能太窄也不能过宽,太窄了看起来不协调,过宽了会有后人出矮胖之人的说法,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一种传统观念。
从墓地整体比例来看,传统墓碑的大小大概是墓地面积的1/6到1/8,欧式墓碑比例不一样,是1/3到1/5,现代墓碑则是1/7到1/9。
墓碑过大,会显得墓地很拥挤,不符合传统的风水观念,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要是墓碑过小,又会觉得不够庄重,不能很好地表达对父母的敬重之情。
不同地区对于父母立碑的尺寸也有一些差异。
北方受儒家文化影响比较深,墓碑通常会比较高大,常见的高度在1.5米到2米之间,单人墓一般高80厘米到120厘米,宽50厘米到80厘米,合葬墓会稍大一些,高100厘米到150厘米,宽60厘米到100厘米。
而南方有些地方会用“丁兰尺”,38.1厘米为一尺,专门挑“财”“丁”“旺”这样的字眼,图的是子孙兴旺的好彩头。
现在很多公墓都有统一的规格要求,在给父母立碑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公墓的管理方,看看有没有什么限制和规定,不能自己想立多大就立多大。
不然到时候立好了不符合要求,又得重新弄,既麻烦又浪费钱。
给父母立碑选尺寸,既要考虑传统的讲究和忌讳,又要结合实际的墓地情况和公墓规定,这样才能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