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祭祀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

时间:2025-09-19 09:22:45人气:65

朋友,古代祭祀时间挺有讲究的。

从大方面讲,按季节来祭祀是很常见的一种。

先秦典籍《礼记》里头说,天子诸侯祭祀祖先,春天那次叫“礿”,夏天那次叫“禘”,秋天叫“尝” ,冬天叫“烝” 。

东汉郑玄又说,夏商才是春礿夏禘,周代变了,成了春祠夏礿 。

但不管名字怎么变,这春夏秋冬四季祭祖,夏朝就有了 。

汉代董仲舒说,四季祭祀各有各的理由和供品,春天正月祠祭,用韭菜当祭品,四月礿祭供新麦,秋天七月尝祭供黍稷,十月冬祭供新稻 。

按道理,时间是每季头一个月的十五号,就是望日,古人觉得望日月亮圆,日子好 。

除了这种按季节的常规祭祀,些特定节日也常用来祭祀 。

像正月十五上元节,这本来是道教天官紫微大帝生日 。

在古代,有的人家和寺庙,凌晨就会举行大仪式,有道长诵经啥的,这也带祭祀性质 。

这日子也是从古老的太阴历观念里来的,古人看重每个月十五月圆的日子,这上元节在一年开头,意义特殊 。

再就是七月十五中元节。

这可是大的祭祀日子,道教说这天地官清虚大帝下凡,判定人间善恶,有罪的人能求赦免,无罪的求平安。

道观在中元节会搞道场,道士们诵经,既给活人祈福,又超度孤魂野鬼 。

佛教管这天叫盂兰盆节,“盂兰”是梵语,有解倒悬苦难的意思,佛教觉得人要是生前做坏事,死后灵魂会受苦,被倒吊着。

人们准备盆装上纸钱、百果,用来祭祖和施舍饿鬼 。

南朝梁就有盂兰盆会了,武则天还往佛寺送盂兰盆呢。

到宋朝,盂兰盆节慢慢少了供佛僧的意味,主要是超度亡灵了。

中元节和盂兰盆节,追根溯源,它们雏形都是古代秋尝祭,经过道教、佛教这么一改造,成了影响很大的祭祀节日 。

农历十月十五是下元节,这是水官洞阴大帝诞辰,传说水官能帮人消灾解难,民间有些地方也会在这天搞点简单祭祀,拜拜神,求生活顺遂 。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古代也跟祭祀有关。

《周礼》记载周天子中秋夜会在都城西郊祭月迎寒。

月亮在古代人心目中,地位仅次太阳,人们觉得月亮有神秘力量,对着明月摆上香案,供上月饼、石榴、苹果这些,烧香磕头,这是祭月 。

还有腊月初八,在古代也是个祭祀日。

《周礼》说颛顼帝有个儿子叫黎,后来成了祝融,被当灶神供奉 。

以前腊月初八是专门祭灶神的日子,搞挺隆重仪式 。

两宋时候,佛教掺和进来,开始在这天舍腊八粥,慢慢腊八节就多了喝腊八粥的习俗,但原本祭灶的事儿就慢慢淡了 。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也是重要祭祀节点 ,这是专门祭灶王爷的日子 。

晚上,当家的在灶神那儿点蜡烛上香,供上麦芽糖,据说这是为了粘住灶神嘴巴,让他上天别说坏话。

之后从灶间往大门外撒稻草秸和炒黄豆,这叫“灶马料”,是给灶神的马吃的,边撒边念叨“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送灶神上天汇报工作呢 。

除了这些定时祭祀,些祭祀看日子的天干地支来定。

“上辛日”“上丁日”,就是每个月头一个辛日,丁日 ,以前祭天地、祭祖先、祭孔圣人,好多都定在这种按干支算出来的吉日。

祭祀时间一旦定好,一般不乱改,哪怕跟别的喜庆事,丧事赶上了,尽量不变 。

古代帝王登基、出征、打了胜仗,国内有大灾荒,闹瘟疫,遇到这些大事,往往也会临时举行祭祀 。

帝王登基,要祭天地神灵,告慰祖先,意思是自己得了天命,要好好治理国家。

要是出去打仗,出发前拜拜神灵祖先,求打仗顺利,得胜回来再祭,这叫“报功” 。

要是赶上大旱、大水灾,疫病横行,古人觉得这是神灵祖先发怒,有啥指示,赶紧摆祭坛祭祀,献上祭品,求老天爷息怒,让灾害早点过去 。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