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日期都有哪些讲究和忌讳
祭祀日期在传统文化里有不少讲究和忌讳呢。
先说常见的祭祀日期吧。
清明节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祭祀日子,一般在每年4月4日或5日左右。
这个时候万物复苏,人们会去扫墓,清扫墓地周围的杂草,给祖先献上鲜花、祭品,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古人觉得清明时节阳气上升,是与祖先沟通的好时候,这一天不管多忙,很多人都会尽量去上坟祭祖。
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也是重要的祭祀日。
它又被叫做“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门大开,祖先的灵魂会回到人间。
很多地方的人会在家设祭,摆上各种祭品,焚香烧纸,希望祖先能享用。
还有些地方会在十字路口祭拜,放河灯,河灯漂浮在水面上,象征着为逝去的亲人照亮道路,寄托着生者的思念。
再有就是寒衣节了,在农历十月初一。
天气逐渐变冷,古人认为要给逝去的亲人准备寒衣,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不会受冻,会在这一天带上寒衣样式的纸制品,到坟前焚烧,同时也会摆放一些食物等祭品。
这也是对逝者的一种关怀和思念,希望他们能过得好。
除了这些固定节日,逝者的忌日也是很重要的祭祀时间。
这是专门纪念逝者的日子,家人会前往墓地或在家中灵位前进行祭祀,通过献花、点烛、焚香等方式表达缅怀之情。
说完祭祀日期,再讲讲这些日子里的讲究和忌讳吧。
从时间选择上来说,一般忌讳在一些特殊日子进行祭祀。
忌日当天,就不宜参与对外人的祭拜活动,这一天是专为自家先人设立的,要专注于缅怀自家逝者,不然被认为会打扰到逝者安宁,混淆了对逝者的专一缅怀之情。
像丧事、婚礼日、生日等日子,通常也不适合去祭祀,丧事期间本就气氛沉重,再去祭祀会加重悲伤情绪,不符合礼仪;
婚礼是喜庆之事,祭祀则比较庄重哀伤,两者冲突,去祭祀会冲撞喜气;
生日是庆祝自己出生的日子,去祭祀不太吉利,会影响心情。
具体到时辰,传统上祭祀多在早晨进行,据说黎明前逝者的鬼魂返回地府,上午时分鬼魂与阳间的联系最为强烈,这个时候祭祀,祖先更容易“收到”祭品和心意。
要避免在午夜或黄昏等阴阳交界时分上坟,这些时段被认为与鬼神的联系紧密,容易发生不祥之事。
像寒衣节,一般建议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之间去上坟,这个时间段阳光明媚,气候适宜,既符合祭祀迎接新生和缅怀先人的寓意,能避免早晨的寒气和夜晚的寒冷,还能减少安全隐患。
穿着方面也有讲究哦。
祭祀时应尽量穿朴素、颜色深沉的衣服,黑色、白色、棕色等,这样显得庄重,表达对逝者的尊重。
不要穿大红大紫或过于暴露的衣服,这些颜色和风格给人喜庆、轻浮的感觉,与祭祀的氛围不符。
关于祭品,有很多忌讳呢。
祭品要选择逝者生前喜欢吃的食物,要是拿逝者不喜欢的东西去祭祀,会被认为是不尊重逝者。
祭品一般要摆双数,六样或八样,忌讳摆五样或四样,民间有说法,摆五样会出“忤逆胎”,摆四样会出“叫化子”,都是不吉利的,对祖灵也不恭敬。
祭品还得新鲜、干净、完整,畸形或非宰杀而死的兽禽之肉不能用来祭祀,被视为不洁之物。
在祭祀过程中,没祭祀完之前,忌讳偷吃祭肉或供品,这是对祖先的不敬,不符合祭祀的礼仪。
祭祀过程中,要注意行为举止。
进入墓地或祭祀场所,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打闹或争吵,不然会打扰到逝者,是对祖先的不尊重。
也不要随意践踏墓地,不能在墓地周围乱扔垃圾,要保持祭祀环境的整洁庄重。
上坟烧纸时,不要用棍棒挑动冥钞,怕将冥钞挑碎,祖灵不好使用;
有冥钞没燃尽,剩下的部分也忌讳重新丢进火里烧,据说这留下的一半是给活人用的“子孙板”,再烧掉不吉利。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