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品是扔掉还是带回来好
关于祭奠品是扔掉还是带回来,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和说法哦。
从民俗角度来看,有些地方认为祭奠品应该留在墓前,不能带回家也不能吃掉。
有句俗语叫“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些地方的人觉得祭奠品是专门给逝者的,拿走或吃掉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不符合传统习俗。
从过去的经验来说,坟前的供品会引来很多野外的虫子,还放置时间较长而腐烂变质,吃了对身体不好。
这种做法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会被认为是一种浪费哦。
但在大多数地方,祭奠品是可以带回家里享用的。
很多地方有吃“坟头饭”的习俗,以前人们会带上锅子、米、肉、蔬菜等去坟头煮饭,先祭祀祖先,然后大家就在坟头上吃饭。
后来,即便不在坟头煮饭了,一些地方也会把供品带回家与家人一起聚餐,这也被叫做“坟头饭”。
民俗学者认为,这来源于古代清明节踩青春游的古俗,人们扫墓后去踩青,会有野炊的习惯,这种习俗在一些偏远山区还保留得比较完整。
按照农村的一些说法,把坟头祭祖的供品带回家给家里人吃,祖先会荫庇家里人,让家里人身体健康,一年少病少灾。
从科学角度看,这是没有依据的,在过去,用来做供品的肯定是好东西,平时家里人很难吃到,人们舍不得扔掉,觉得扔掉是浪费,还会“折”了祖宗的阴德,是对祖宗的不敬。
不同的祭奠品处理方式也有点不一样呢。
像食品类的祭奠品,未开封的,带回家食用是很常见的做法,既不浪费,符合传统习俗中珍惜粮食的观念。
已开封或剩余的食品,最好收集起来带离墓地,扔到合适的垃圾桶内,不要留在墓地上,不然容易吸引野生动物或滋生细菌。
祭祀用的鲜花,有些地方觉得应该留在墓地,让它自然枯萎,鲜花已经承载了对祖先的哀思,留在那里更有意义,带回家会让家里有悲伤的氛围。
也有地方没这种讲究,要是鲜花还比较完好,带回家插在花瓶里,是一种对逝者的纪念方式,只要自己心里觉得合适就行。
至于香烛,燃烧完毕后,要确保完全熄灭,避免引发火灾隐患。
熄灭后的香烛残留物可以用纸巾或袋子包裹起来,放入垃圾桶内或带离墓地处理,可别随意丢弃在墓地周围,不然会影响环境整洁的。
还有纸钱、冥币这些祭奠品,一般是不建议带回家的。
民间有种说法,认为这些东西经过焚烧,已经沾染了阴气,带回家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它们焚烧后的灰烬也比较脏,通常是在墓地指定的焚烧区域焚烧后,就让它们留在那里啦。
祭奠品是扔掉还是带回来,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主要还是看当地的习俗和个人的想法。
只要我们怀着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之情,不管选择哪种方式,都是可以的哦。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