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祭拜祖先用的钱叫什么来着呢

时间:2025-09-18 09:42:20人气:119

祭拜祖先用的钱一般叫纸钱,有冥镪、冥钱、冥钞、阴司钱、阴司纸等叫法。

纸钱是东亚传统祭祀鬼神、祖先时火化的祭祀品之一。

“冥镪”这个词中,“冥”指阴间,“镪”指串起的钱币,意思就是“阴间的钱币”,反映了人们认为纸钱是流通于阴间的货币,可供先人、鬼魂或神明交易使用的观念。

纸钱的历史比较悠久。

据高承《事物纪原》卷九载:“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

在《史记·酷吏列传》中也有关于纸钱的记载,说明纸钱之俗早在汉代就有了。

魏晋以后,人们普遍改为以纸寓钱祭灵。

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盛行烧纸钱送葬。

纸钱的种类有很多。

传统的冥钱,一般是黄白等色纸,上面常绘有图案,黏着金色或银色的箔片。

黏银箔的称为“银纸”,是烧给祖先,鬼魂的;

黏金箔的称为“金纸”,是烧给神明或作为祈福之用。

也有少数例外,九金、刈金、莲花金等。

还有一种纸钱叫“大烧纸”,是用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冥钞”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面写着“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酆都城的图案,大多是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假洋钱”则是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还有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又叫“往生钱”。

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这也是祭拜祖先时常用的纸钱。

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烧“摇钱树”,这是将彩纸扎在一起,用于祭祀时插在坟头的一种冥币,多见于滇南一带。

不同地区对纸钱的称呼和使用习惯也有所不同。

在潮汕地区,人们把祭拜祖先用的一种纸钱叫“南金”,纸上有一块锡箔片,也被称金银纸钱,又是在岭南制作,叫“南金”。

在台湾南北,纸钱款式大同小异,但花色、名目却不太相同。

北台湾流行的“刈金”,神、鬼皆可使用,南台湾则不流行,而以“九金”替代之,中台湾则以“四方金”等纸钱替代之。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新式的纸钱,“阴间信用卡”“阴间支票”等。

“阴间信用卡”的设计与真正的信用卡非常相似,用金色卡纸制造,上面印有“VISA”信用卡的标记;

“阴间支票”则是在支票上书巨大金额,代替燃烧大量纸钱,有人烧空白的“阴间支票”,让死者在地府可以自己开支票。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