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世头七祭拜有什么讲究
老人过世后的头七祭拜是中国传统丧殡习俗中的重要环节,有不少讲究哦。
时间上的讲究。
头七是从老人去世当天开始算,第七天就是头七啦。
一般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
回魂的时间通常是头七当天的子时至亥时,就是晚上11点到次日晚上9点这个时间段。
也有一些地方觉得是中午11点到12点,下午5点到6点适合祭拜,这主要是各地习俗不同。
物品准备方面。
要准备香烛,通常逝者平辈共用一对蜡烛,由年长者点亮,晚辈则按子女数配备相应的蜡烛,一般也是一对一对的来准备。
香的话,参加祭拜的人每人要准备一炷香,一般是三根。
纸钱需要准备七包,注意哦,这里说的不是冥币、元宝那些,就是普通的纸钱。
供品也很有讲究呢。
要准备老人生前喜欢的菜品,数量得是单数,3道、5道、7道都行。
菜品加工好可不能去品尝味道哦,还有些禁忌食材,牛肉、南瓜等,这些是不能出现在供品里的。
水果同样要准备单数,苹果、橘子等都行,但不能有梨子,“梨”和“离”谐音,不太吉利。
还要准备一瓶酒和三个酒杯,酒要敬给逝者。
一碗米饭也是必不可少的,筷子要垂直插入米饭的正中间。
仪式准备也有说道。
老人是在家去世的,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
但要是在外面去世的,就得用一个四脚凳放在大门口门槛上,让两脚在内,两脚在外,然后在凳上放置七张纸钱。
还可以在室外把纸钱摆放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摆七堆。
同时,可以在家中设立供桌,铺上红纸或黄纸,把逝者的照片、生前喜欢的物品等摆放在上面,这也是对逝者的一种怀念。
祭拜的时候,首先要点亮蜡烛,这是为了照亮逝者回家的路。
然后要焚香,恭恭敬敬地请逝者用餐,叫逝者的时候一定要用尊称和名字,不能直呼其名,这是表示尊重。
之后要到室外去焚烧纸钱,就是把之前准备好的那些纸钱,包括凳子上的七张一起烧掉。
烧完纸钱离开时,可不能回头看,不然据说会有不好的影响。
参加祭拜的人必须把仪式全部进行完毕后,才能用餐,离开。
还有一些忌讳需要注意哦。
头七当天,家里人不能穿红色的衣服,不能戴红色的饰品,红色在这种场合被认为是对死者的不敬。
要保持家里安静、虔诚,不能大声喧哗,争吵,不然会让逝者伤心遗憾,留恋红尘不肯离去。
在萨满仙门的说法里,头七这天是不允许去坟地祭祀的,据说各家家庙祖先神这天会正式将逝者的阴宅磁场记录在案,还会有呼气煞神抓找替身,去坟地容易冲撞,会让逝者贪恋红尘,压运活人。
家中有月子里的人,所谓的“四眼人”(一般指孕妇),都应该回避,以免冲撞了逝者及各路阴兵。
先人下葬后,若头七祭祀逢农历占七日和八绝日(就是农历立春、夏、秋、冬节气的前一天和后一天),必须错开祭拜,祭拜日只可提前,不可延后。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