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世的风俗和忌讳有哪些
老人过世有许多风俗和忌讳,不同地区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一种约束或期许,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容。
从老人刚过世说起,很多地方忌讳让老人光着身子去世,通常要在老人去世前为其穿上寿衣。
寿衣的件数一般是五、七、九等单数,材质多用绸子, “绸子” 和 “稠子” 谐音,寓意后世儿孙多子,忌讳用缎子, “缎子” 与 “断子” 谐音。
老人咽气时,忌讳身边没有亲人,人们认为这样老人去世时会很孤单。
此时,儿子通常要跪在地上烧落气纸钱,女儿会用白布醮水洗死者心窝和手足,叫 “抹五心”。
报丧环节,报丧时,要在大门上挂白布、白纸,告知亲属逝者去世的消息及下葬时间。
有些地方会给每个亲友送白布,以制丧服。
报丧时说话也有讲究,要尽量简洁明了,忌讳说一些不吉利或多余的话。
入殓也是重要的一环。
棺木忌讳用柳木,传说是柳树不结籽,担心会绝后。
入殓前,棺材里面会用白麻纸裱糊,棺底铺垫煤末等,还会放一些谷草、制钱等,叫作垫背钱。
将遗体放入棺材后,四周会用生前旧衣填塞,然后盖上寿被,取下盖面纸,让死者亲属瞻仰遗容,之后闭棺。
入殓时,忌讳家属的眼泪落在逝者身上,传说这样会使逝者留恋人间,不得转世超生。
同时也忌讳猫、狗等小动物接近遗体,怕它们会对逝者不敬或带来不好的影响。
守灵期间也有不少风俗和忌讳。
停丧时间一般 5 天或 7 天,古稀老丧为 9 天。
子女要守在灵柩旁,男孝子守在棺首,女孝子守在棺尾,和衣而卧,这叫 “寝苦枕块”。
守孝期间,子女忌穿红戴绿,避免浓妆艳抹,要穿白色的孝服或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
还忌讳参加娱乐活动,忌剪发、剃胡须,这一方面是表示极度哀伤,另一方面也有避邪之意,让亡灵鬼魂认不出来,以免受到侵扰。
出殡时同样有诸多讲究。
殡葬之日,通常会在院中搭设灵棚,大门上张贴白纸挽联。
孝子一律戴重孝,男戴孝帽,女扎孝巾,全穿孝衫、孝裤、孝鞋,腰束麻皮,是谓 “披麻戴孝”。
送殡时,孙女会抱灵牌导行,长孙肩扛柳灵幡排头,长子紧依棺木排在女孝子坐马车或步行跟在灵柩之后。
送殡至一定地点,孝子要面向灵柩燃香、焚化纸锞,跪地磕头,之后停止哭泣,俗谓 “祭止”。
下葬后,送葬的亲人要绕墓三圈,在回家途中忌讳回头观看,据说回头看会让逝者的魂魄觉得家人舍不得他,从而不肯离去。
在一些地方,寄埋的风俗,夫在,妇不能入坟,少亡者也不能入坟,都得先行寄埋别处。
送殡启程后,会将守灵的谷草及死者生前使用的枕头堆集在大门外烧毁,叫 “燎火”,表示烧除不祥,同时会在大门当间摆设一个盛有清水的面盆,靠盆放一把菜刀,送殡者回返丧家,必须先扶刀柄转三匝,以除不祥,然后方可进入大门。
在直系亲属去世第一年,春节门前忌贴红对联,以表示对逝者的缅怀。
举行葬礼的日子应避开重丧日,避免在亲人去世后的百日内或一年内再次发生亲人去世的情况,这是人们对不祥之事的一种忌讳。
在丧礼上,还忌讳与亡者生肖相冲克的人参加,有的地方会在灵堂里放一盆水,给来参加丧礼的来宾洗涤,以除不祥之气。
亲友前来捻香祭拜,辞送时,彼此忌讳说「再见」,而是以「请保重!」或「您慢走!」等话语代替。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