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骨灰安葬后还有什么说道

时间:2025-08-04 09:49:16人气:46

骨灰安葬后,在传统习俗方面有不少讲究呢。

从祭期来说,落葬后第7天、49天和100天通常是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做七”和“百日祭”。

按照习俗,家属要前往墓地祭扫,带上逝者生前爱吃的食物等祭品,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缅怀,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周年祭也是很重要的。

有些地方会在周年祭时更换墓碑照片,原本是黑白照,满一年后可以换成彩色的。

部分地区还有“换孝”的习俗,家属会摘去孝布,改戴黑纱1到3年,这表示家属逐渐从悲痛中走出,生活也慢慢回归正常,但依然保持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在一些传统习俗里,新坟还有“新坟社”的说法。

这里的“社”指的是春社日,古人认为刚去世的人在阴间是“新人”,无依无靠,家人在春社日之前去上坟祭祀,让逝者在阴间早日得到关心和照顾。

春祭日要祭祀土地神,人们担心新坟的祭品会被其他鬼魂抢走,阎王会允许新亡者在春社日前提前领取供奉,于是就有了这个习俗。

死者去世后三年内的坟都可称为新坟,这期间家属对死者的怀念很深,会特别关注和照顾新坟。

骨灰安葬后,遗像的安置也有讲究。

在南京,有一种做法是用红布将遗像轻轻包裹,然后倒扣放在橱顶或柜子的最深处,上面再盖一件旧衣物,这叫“隔阴阻阳”,既让生者能安心生活,又体现了对逝者的敬重。

每逢忌日、冥寿,或是中元节、冬至等节日,家人会把遗像请出来,摆上茶果,点上香,和逝者“说说话”。

也有些地方会让遗像陪着骨灰一起下葬,寓意形神同归,再无分离。

还有的家庭会在忌日或清明等时候,将遗像轻柔地送入火中,认为这是“让他们带走”思念。

现在也有很多人会扫描遗像存入云端,制作成纪念视频,上传到“云祭祀”平台,方便亲友随时缅怀。

平时扫墓祭祀也有不少注意事项。

一般忌日祭祀时间通常在早上或中午,要在墓地或灵位前进行。

祭祀时,先向逝者敬献鲜花、水果等供品,点燃香烛,然后鞠躬或磕头,最后可以烧一些纸钱。

整个过程要保持恭敬和虔诚,不能穿过于鲜艳的衣服,不要嬉笑打闹、大声喧哗,以免打扰逝者安宁。

从墓地维护角度看,家属要定期查看墓地,看看墓碑是否有损坏,墓穴周围是否有杂草等。

有问题,要及时联系公墓管理方处理或自己进行清理维护,让逝者“安息之所”保持整洁。

这些关于骨灰安葬后的说法,大多是人们基于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对传统习俗的传承而形成的,有些没有科学依据,但它们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文化记忆,是丧葬文化的一部分。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