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为啥一边高一边低怎么回事
棺材一边高一边低,可不是随便设计的,这里面有着不少讲究呢。
从历史起源方面来看,早期的棺材就是用树干挖空制成的。
大家都知道,树干本来就是一头粗一头细,树根那边粗,树梢那边细。
人们把遗体放进去的时候,自然是头朝着树根那端,脚朝着树梢那端,这样更符合人体的形态,人的肩膀宽,脚并拢后比较窄。
后来,不再直接用整根树干做棺材,而是改成多块木板拼接了,但这种一头大一头小、一头高一头低的形状就保留了下来,算是对老祖宗那种原始做法的一种传承。
从文化寓意角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阴阳观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古人觉得万物都由阴阳组成,死亡也是阴阳之道的一种体现,人从阳世进入阴间,棺材也要符合阴阳之道。
把棺材设计成一头高一头低、一头大一头小,大头代表阳,小头代表阴,高的一端象征山,低的一端象征水。
山意味着靠山,水意味着财富,这样的设计寓意着能保佑逝者的后人既有靠山又有财富,是一种很美好的愿望。
棺材通常被看作是逝者在“阴间”的家,就像我们阳间的房子一样。
房子的屋顶很多都是有坡度的,一边高一边低,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能顺着流下来,棺材做成这样,有类似的意思,寓意着让雨水顺利流走,不让“房子”积水。
从实际功能来讲,棺材一头高一头低的设计有助于防止积水。
以前基本都是土葬,棺材要埋到地下,棺材顶部是平的,那雨水很容易积聚在上面,时间一长就会渗透进去,导致棺材受损,还影响到里面的遗体。
而有了高低差,积水就会往低的一端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遗体不被水浸泡,能减少棺材因积水产生的压力不均,防止棺材变形或裂开。
这种设计也和抬棺、下葬有关。
一头高一头低,在抬棺的时候,抬棺人站在高的一端,通过这个倾斜角度能减少抬起的难度,让抬棺过程更省力。
下葬的时候,能更好地适应一些不平坦的地势,方便将棺材放入墓穴中。
墓穴一般是长方形的,棺材一头高一头低、略呈梯形的形状,更稳固地嵌入墓穴里,特别是在地质条件不好,土壤松软的地方,还能防止墓穴坍塌,保障棺材和遗体的安全。
还有风水方面的说法哦。
风水学强调阴阳平衡,棺材一头高一头低、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被认为是符合阴阳平衡理念的。
风水先生在给逝者选墓地和确定棺材摆放方向时,会综合考虑逝者的八字、五行,地理环境等因素。
通常棺材头部朝向北方,北方在风水中被认为阴气较重,脚部朝南,南方则阳气旺盛,这样能让逝者的灵魂在棺材内处于阴阳调和的状态,被认为有助于逝者灵魂在阴阳两界平稳过渡,进而保佑后代安宁、家族兴旺。
棺材一边高一边低这种设计,是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传承中形成的,既包含了对逝者的尊重和美好祝愿,有着实际功能上的考虑,是传统文化与实用需求相结合的体现。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