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殡时孝子拿的棍子叫什么

时间:2025-09-02 10:30:54人气:23

出殡时孝子拿的棍子叫“哀杖”,俗称“哭丧棒”,有“拄丧棒”“孝棍”“孝棒”等叫法。

哭丧棒是旧时为死者发丧时用的手持仪仗品。

《幼学求源》中记载:“孝子之杖曰哀杖,为扶哀痛之躯”。

意思是说,亲人去世后,孝子每日哀痛,茶饭不思,以至于身体羸弱,这根棒子是孝子走路时用来支撑身体的拐杖。

哭丧棒的材料一般有竹竿、桐杆、高粱杆、柳杆等,北方地区多用高粱杆,少数地区用柳杆。

并且外面要用白纸包裹,剪出条穗才算完成制作。

关于哭丧棒的材料,“父之节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节在内,故杖取乎桐”的说法,意思是丧父用有节的竹子来制作哀杖,丧母则用桐木。

哭丧棒的根数也有讲究,父母中一人去世,孝子就执一根,若父母都去世,则执两根。

在古代,哭丧棒可是有很重要的作用呢。

那时候孝子居丧守孝,身体病弱,需要借助杖棒来扶持行走。

它还是丧服的组成部分,和孝袍、孝带、孝帽、孝鞋等一样,是有丧人员的身份标识。

在丧礼上,道士诵经做道场、迎接娘家人和重要宾客、说娘家话等主要活动,孝子都必须手持哭丧棒,跪赴前行,以此表示对死者的虔诚和对来参加葬礼宾客的尊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哭丧棒的实际作用逐渐减弱,更多地变成了一种仪式象征。

现在有些地方,孝子手持哭丧棒到了墓地后,会把这些哭丧棒放在棺木之上,和棺木一起被埋在土里。

也有的是将哭丧棒插在新墓坟头,象征着孝思绵长、守孝于先人之侧。

还有的习俗是,逝者下葬成坟后,将哭丧棒插在坟堆上。

按古法丧礼的规定,下葬之后,反哭、复吊等丧事程序,丧事礼仪活动还没有结束,孝子的丧杖是不能丢弃的,要带回家,等虞祭之后,孝子恢复正常饮食,丧服减服,丧杖用不着了,才可以处理。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哭丧棒”还被用来作为对棍棒类兵器的蔑称。

在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就有“‘滚出去!’洋先生扬起哭丧棒来了”这样的描述,这里阿Q把假洋鬼子的手杖咒为“哭丧棒”,以此来讥讽、咒骂持棒者。

《西游记》中八戒也把金箍棒称为“哭丧棒”,说“那个哭丧棒重,擦一擦儿皮塌,挽一挽儿筋伤,若打五下,就是死了”。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