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的马和牛有什么讲究
在出殡的习俗里,马和牛可是有不少讲究的呢。
在中国农村,出殡时烧纸是个古老的传统,其中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男性家属通常会烧纸马,而女性家属则烧纸牛。
这背后可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信仰哦。
从文化象征意义上来说,在古代,马是战争和出行的重要工具,是男子气概的象征。
男性烧纸马,意思是希望亡者在来世能有骏马相伴,继续驰骋疆场,行走四方,这也表达了家属对亡者勇猛、果敢品质的怀念和敬仰。
在一些历史故事里,英雄人物都有自己的宝马良驹,马就代表着他们的英勇和豪迈。
出殡时给男性亡者烧纸马,就是把这种美好的寓意带给亡者。
而牛呢,它和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紧密相关。
在古代社会,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女性通常又是家务和农活的主要承担者。
女性家属在出殡时烧纸牛,就是希望亡者在来世能有牛作为助手,继续勤劳耕作,这也是对亡者勤劳、贤淑品质的一种怀念和赞美。
就像我们常说的“老黄牛”精神,代表着勤劳和踏实,烧纸牛就是对女性亡者这种品质的认可和纪念。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八卦文化中,乾坤分别对应着马和牛,乾代表男性,坤代表女性。
男性去世时烧纸马,女性去世时烧纸牛,是对这种性别象征的一种体现。
这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男女角色的一种刻板印象,男性被看作是有力的马,而女性则被视为温顺的牛。
在一些地区的习俗里,人们觉得女子负责家务,家中用水比较频繁,而古人又认为这些脏水会冲撞神灵,在冥界聚集,会妨碍死者的轮回转世。
烧纸牛就成了一种象征,用来处理这些所谓的“脏水”,这也是对逝者的一种祈福和礼遇。
在东北等一些地方,女性去世后,通常由女儿来烧纸牛,没有女儿,就由侄女来做这件事,只有在没有女儿和侄女的情况下,儿子才会被要求购买纸牛来燃烧。
在水族的丧葬习俗中,有关于马和牛的讲究。
男性去世,就会敲马,意思是让亡人在阴间能够有马骑去做生意;
女性去世,就会杀牛,是希望她在阴间有牛耕地。
在出殡的当天早上,丧家会杀马或砍牛,杀猪,一般男性以马为最贵,女性则多是杀猪,有砍牛的。
仪式结束后,牛、马、猪肉丧家及房族不能食用,会把一后腿连尾巴送给死者的舅舅,一腿给水书先生作为酬谢,再取一部分作回礼,其余大部分用来招待客人。
还有苗族的敲牛习俗,惠水摆榜苗族敲牛,是舅爷持凿,女婿持棒敲牛。
敲牛的地点是寨中代代相传下来的固定地方,敲牛前,要用三棵木棒削尖,钉成三角桩栓牛。
砍完牛后,把三角桩推倒在地,半个月后才能拿来烧火,还不能做其他用途。
敲牛的时辰也不一样,有的在出丧前一天早上或半夜敲牛,有的在出丧的当天下午四五点钟,敲牛后就出丧。
牛牵到场地后,亡人男性后代由一人挑着一只鸭子,余下的吹芦笙,围着三角桩转圈,叫转场。
转场的圈数根据死者的年龄来定,年龄大的转13圈,小的转5圈。
转13圈的话,右转7圈表示阳间,左转6圈表示阴间。
死者的女性后代身穿盛装,打着伞围在外圈缓缓移动,表示送别死者。
转场结束,就意味着死者和亲人阴阳两隔了。
然后鬼师会将牛索象征性地给死者握后,拉牛反时针围绕木桩转三圈,再把牛牵栓在木桩上。
接着死者舅爷和姑爷各一个唱杀牛歌,唱完后,铁炮、鞭炮齐鸣,持凿者将凿子对准牛后脑,持棒者猛击凿子,牛就倒地了,之后大家就把牛连皮带肉割起来。
牛肉的分配也有讲究,牛的后腿送给舅爷,牛脖子送给女婿,腰部送给客人,留牛头来祭祖,丧家和亲族不能吃此牛肉。
这出殡时的马和牛,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里,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讲究和寓意呢。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