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结束后还能收礼金吗
白事结束后能不能收礼金这个事呢,还真有点讲究。
在传统习俗里,白事结束后一般是不建议收礼金的。
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说法,丧事就像一个阶段性的事情,结束了就该让它过去,再收礼金就不太合适了。
有些地方讲究出殡之后就不再接受吊唁活动,不再收礼金了。
在他们看来,主家出丧后,柩动,殡走,灵空,家里的殡吊丧事活动就终止了,这时候再收礼,就好像意味着家里又要出现丧情了,就是“重丧”,这是很忌讳的。
民间有“丧不后补”的说法,就是说葬礼结束后再补送礼金,会被认为是不尊重逝者和家属,甚至还有诅咒的意思。
人家丧事都办完了,你再拿个礼金过去,这不就像是把人家已经结痂的伤口又给扒开了嘛,谁心里都不会好受的。
以前的礼金很多都是用来补贴丧葬开销的,丧事都结束了,家属经济压力也缓解了,再收礼金也确实没什么必要了,说不定还会让双方都觉得尴尬,丧家还得想着以后怎么还这人情呢。
现在社会情况也不一样了,有时候也不能完全按照老规矩来。
有些外地的亲友,工作忙,交通不方便,确实没办法参加葬礼,那他们事后补送礼金,很多时候家属也会接受的。
大家都能理解,现在人在各地,要聚在一起真的不容易,人家也是有这份心意,要是机械地拒绝,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没尽到心意,心里愧疚,反而影响了人际关系。
赠礼者和逝者关系特别好,那种挚友,晚辈,他们事后补送礼金,家属也会觉得这是一种情感的延续,会接受。
有个远房亲戚隔离没能参加葬礼,后来通过子女转交礼金,家属收下并表示感谢,这样既维系了亲情,避免了尴尬。
地域文化差异也挺大的。
在一些比较注重仪式完整性的农村地区,就比较忌讳丧事后收礼金,家属一般都会拒绝。
但在一些城镇里,人情网络比较密集,大家对这种事后补送礼金的事情就看得比较开,会把它当成是一种后续的关怀,接受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白事结束后能不能收礼金,还真不能一概而论。
要是按照传统习俗来说,最好是不要收,但有特殊情况,外地亲友客观原因没赶上葬礼,赠礼者和逝者关系很密切,那家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要是决定收下,要好好地跟对方沟通,表达感谢,要是觉得不合适,要委婉地拒绝,别让对方觉得没面子。
就是在遵循基本的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尽量让双方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和尊重吧。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