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事随礼还要回礼吗现在
在泉州,白事随礼后通常是需要回礼的,这是当地一直保留的传统习俗哦。
按照泉州的习俗,亲友参加丧礼随礼后,亡者家属会送出吉仪作为回礼。
吉仪一般是一个白色的信封,中间有一道红条,上面用蓝色字写着“吉仪”。
信封里面通常包含一条白色毛巾(现在很多时候会用纸巾代替)、一粒糖和一枚一元硬币。
先说这白色毛巾或纸巾,它的用途原本是给来宾抹眼泪的,寓意着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往来,泉州话中“巾”和“根”同音,有“送巾现断根”的说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心理暗示,希望生者能够从悲痛中走出,回归正常生活,同时也有去除丧事带来的一些不好影响的意思。
那粒糖也有讲究哦。
它的用意是借甜味来让丧礼参加者减少哀痛和伤感,有叫人节哀顺变之意,一般建议要在当日内吃下,不喜欢吃甜的,舔一口再丢弃也行。
这小小的一粒糖,承载着对亲友的关怀,希望他们能在悲伤的氛围中感受到一丝甜蜜,缓解心中的痛苦。
至于那一元硬币,可是回礼的关键呢。
一方面,它是用作帛金的回礼,有说法是以前一元只足够搭一程车,取其不会回头之意,意味着丧事就此过去,不要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另一方面,亲友送上的帛金银码是整数,当扣除吉仪内的一元后,尾数便是九,而“九”有“长久”的隐喻,谁也不想白事长长久久,随礼时通常会在整数的银码上加多一个一元硬币,这样扣除吉仪里的一元后,就不会以九字作结了。
收到回礼的一元硬币后,按习俗必须在当日用掉,不得带回家,不然会被认为带来霉气和厄运。
从文化层面来看,这种回礼习俗体现了泉州地区对传统礼仪的重视和传承。
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礼仪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的延续。
通过吉仪回礼,丧家表达了对前来吊唁亲友的感谢,感谢他们在悲痛时刻的陪伴和支持。
而亲友收到吉仪,能感受到丧家的这份心意,同时也遵循了传统习俗,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现在,时代在发展,很多习俗都有所简化或改变,但泉州白事随礼后回赠吉仪的习俗依然被广泛保留着。
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在一些年轻人较多参与的丧礼场合,对于吉仪中物品的寓意,有些人了解得没有那么深刻了,只是按照长辈的要求,传统习惯来进行。
毛巾或纸巾的样式会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素色,只要颜色于鲜艳,通常都能被接受。
由于现代交通和支付方式的变化,一元硬币不一定真的会被用来乘车,但人们还是会尽量按照习俗将其在当日花掉或捐赠出去,以求得心理上的安稳。
在泉州,白事随礼后回礼是一种很重要的习俗,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生死、对亲友情感的认知,并且还会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下去。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