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白事过后要注意什么
农村白事过后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从传统习俗方面来说,祭祀相关的事项。
很多地方有“服三”的讲究,就是在逝者下葬三天后,家属要去坟墓添新土,还要摆放供品,再次追思故人。
这是表达对逝者的一种不舍和怀念,是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过得好,同时也有让逝者“入土为安”更踏实的意思。
还有“做七”的习俗,从人去世当天开始算,每7天为一期,一共要做满七七四十九天。
一三五七期相对比较隆重,农村大多更注重单日祭祀。
头七时,逝者的儿子通常要设立墓主烧纸钱,条件好的还会请专门的师傅来诵经。
二七也有地方会请师傅诵“还受生经”。
三七和四七一般由外甥和侄子辈来做祭祀仪式。
五七很关键,要举行断七仪式,这天要在家门口或窗户前点引路香,还要点白色蜡烛,放遗像,摆上苹果、橙子、香蕉各一个,三块糕点等供品,并且要保持香火不断,直到五七当天早上11点才能请走贡台和遗像。
五七前一天晚上还要在圈内烧纸马、纸房子等祭品,有的还会烧逝者以前穿过的衣服。
六七一般由逝者的女儿来做仪式,没有女儿就由侄女代劳。
七七还要再进行一次断七仪式,常伴有诵经等活动。
除了“做七”,满一百天的时候,“敬百日”或“叫饭”仪式。
死者的子女要备好酒菜,是在迎接逝者回家,孙子或其他亲戚则要去逝者坟上烧纸祭祀,要点蜡烛、上香、摆贡果。
这个仪式只能提前,不能延后,是对逝者的一种敬重,是表达生者没有忘记逝者。
逝者去世三年时,会有比较隆重的祭祀活动,做完这个,在很多地方就意味着一场葬礼相关的祭祀基本结束了。
白事过后,在生活方面也有不少要留意的。
家中一般不能马上贴春联,不宜办喜事。
这是人们觉得白事是比较庄重悲伤的事情,短时间内进行这些喜庆活动,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不符合传统的情感氛围,会被认为不吉利。
在穿着和物品处理上,参加白事时穿的孝服等,在白事过后要按照当地习俗妥善处理。
有些地方会在特定时间将孝服等焚烧,有些则会存放起来一段时间后再处理。
白事期间收到的一些纪念品或逝者的遗物,处理时也要谨慎。
可以和家人商量,把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找个安静、私密的地方放置,作为对逝者的缅怀,不需要的则可以选择捐赠或妥善丢弃。
从心理和生活状态方面,白事过后,家属往往心情沉重,需要时间调整心态。
不要立刻投入高强度的工作或社交活动,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慢慢从悲伤中走出来。
可以听一些轻柔的音乐,和亲近的人聊聊天,分享参加白事时的感受,帮助释放情绪。
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白事期间因熬夜、情绪波动等影响睡眠和食欲,过后要尽快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重口味食物加重肠胃负担。
白事过后还要注意家中的清洁卫生。
可以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流通,可以用清洁剂打扫房间,常活动的区域,创造一个清新的居住环境,这也有让生活重新开始,摆脱悲伤氛围的寓意。
还有些地方讲究白事过后一段时间内避免晚上出门,避免触碰镜子等,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吉利的事情,这些没有科学依据,也是传统习俗的一部分,很多人也会选择遵循。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