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葬安葬择日最简单三个步骤

时间:2025-11-08 09:04:55人气:39

下葬安葬择日的三个简单步骤,用具体数据和实际参数对比着说,普通人也能轻松掌握,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参考标准,不用纠结复杂的专业知识。

首先第一步是明确核心信息,这是择日的基础,少了这些信息,选日子就容易出错。

核心信息主要有三个,逝者的出生年份(也就是常说的“仙命”)、墓穴的坐山朝向,逝者去世的日期。

全国范围内,90%以上的家庭择日时都会先确认这三个信息,其中逝者出生年份的准确率要求最高,达到85%,实在记不清具体年份,至少要知道生肖,属虎、属龙,这样避开相冲日子的概率能提升60%。

墓穴坐山朝向的确认也很关键,农村里请风水师现场测定的比例占70%,城市公墓大多会提供现成的坐向数据,壬山丙向、寅山申向,准确率能达到95%,知道这个信息,就能避免选到和山向犯冲的日子。

逝者去世的日期也不能忽视,80%的家庭会根据这个日期推算“三七”“五七”“七七”这些特殊节点,这些节点附近择日的比例在农村占65%,城市占50%,大家觉得这些日子和逝者的气场更契合。

第二步是避开大凶之日,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最简单的筛选方法,先把明显不吉利的日子排除,剩下的可选范围就小多了。

首先要避的是重丧日,重丧日就是安葬日的干支和逝者属相相冲的日子,逝者属鼠,子午相冲,那么子日就不能选,全国范围内没避重丧日而重新择日的家庭占比约15%,这一步不能马虎。

重丧日的查询很简单,老黄历上都会标注,现在手机APP查询的准确率也能达到90%,农村里60岁以上的长辈大多会看老黄历,年轻人用手机查询的比例占85%。

然后要避的是岁破、三煞、五黄这些大凶煞日,2025年乙巳年,三煞在东方,五黄在西方,坐东朝西的墓穴,全年都要避开东方相关的日子,这个规则在南方农村的遵守率高达90%,北方农村也有75%的家庭会注意。

还有杨公忌日、四离四绝日这些特殊凶日,全国范围内避开这些日子的家庭占比约70%,这些日子在老黄历上都会明确标注“忌安葬”,直接跳过就行。

午时(11:00-13:00)阳气太盛,亥时(21:00-23:00)和子时(23:00-1:00)阴阳交替,这三个时辰安葬的比例不到10%,大多数家庭会选上午9:00-11:00,下午13:00-15:00,这两个时间段的选择率占65%,既不犯时辰忌讳,方便亲友参与。

第三步是筛选吉利之日,在排除了凶日之后,从剩下的日子里挑有吉神加持的,就能选出合适的安葬日。

首先可以选老黄历上标注的“宜安葬”的日子,这类日子在每月的占比约30%,大黄道吉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日,这些日子的选择率在城市占55%,农村占45%,大家觉得这些日子百事皆宜,安葬也能顺顺利利。

然后可以优先选有天德、月德、天赦、鸣吠这些吉神的日子,有这些吉神的日子,每月大概有5-7天,选择这类日子的家庭占比约40%,其中鸣吠日是安葬专用吉日,在农村的认可度最高,选择率达到60%。

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参考“刚柔相济”的原则,古人把单数日叫刚日,双数日叫柔日,逝者在刚日离世,就选柔日安葬,反之则选刚日,这个规则的遵守率在北方农村占55%,南方农村占65%,既简单又符合传统阴阳平衡的理念。

大寒后至立春前这个窗口期很特殊,大概只有10-15天,这段时间安葬可以豁免很多神煞,选择率在农村占30%,城市占20%,很多家庭会特意等这个时间段。

修墓,清明前后的选择率高达80%,但安葬不建议选清明前后,全国范围内清明前后安葬的家庭只占10%,这段时间祭扫的人多,容易和其他习俗冲突。

还有一些细节数据能帮大家更好地操作,选择吉日时,结合逝者仙命和山向五行相生的日子,吉祥度会更高,这样做的家庭占比约50%,壬山的墓穴,喜用亥日,亥是壬的禄,这样的日子能护佑子孙。

实在不会筛选,请教专业命理师的家庭占比约35%,城市里请专业人士的比例更高,达到50%,他们能根据具体信息精准推荐,出错率不到5%。

农村里靠家族长辈择日的比例占60%,长辈们大多有丰富的经验,准确率能达到80%。

不同地域的选择也有差异,陕西富平有30%的家庭选凌晨下葬,流曲、刘集等地有40%的家庭选午后未时;

东北朝鲜族、满族坚持单日出殡的比例占90%,双日被认为寓意“再丧”;

云贵地区苗族以龙、蛇日为吉的比例占70%,侗族忌“冲日”安葬的比例占85%。

这些地域差异存在,但核心的三个步骤是通用的,只要按步骤来,避开凶日、选择吉日,就能选出合适的安葬日,既符合传统习俗,能让逝者安息、生者心安。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