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苏葬礼风俗有什么特点吗

时间:2025-07-11 09:48:59人气:52

江苏葬礼风俗具有丰富多样且极具地域特色的特点,深受江南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十分注重礼仪和孝道。

在江苏,老人生命垂危时,子女等直系亲属会守护在身边,这叫“送终”,被视为子女尽孝的重要体现,若未能送终会被认为是一大憾事。

在盐城,旧时家人还会为老人沐浴、理发、剪指甲等,“剃后发”习俗,只剃前额不剃后脑,寓意老人灵魂仍留家族中。

老人去世后,要尽快“报丧”,叫“把信”。

报丧者到别人家通常不进门,现在通讯方便了,打电话报丧也很常见。

为防止乡邻随意前来吊唁,有的地方还会写禁吊文告张贴在桥梁、要道口。

报丧时,为避免给远方亲人带来过度悲痛,还常采用“病危”等委婉说法。

江苏葬礼有守灵的习俗。

将死者置于特定地方,面罩火纸,用被和白布遮盖身子,身下垫被,俗称“升高”。

儿孙要穿孝服、戴孝帽,坐卧在死者两旁守灵。

孝服穿戴很有讲究,在盐城,儿子头戴粗麻孝帽,腰间束稻草绳,身穿白布长衫,脚穿草鞋;

儿媳散发,头顶长条麻布,鞋尖缝麻布片;

女儿与孙女以白布披肩,已嫁之女头顶加戴白色头巾;

女婿与孙女婿戴白色竹编孝帽;

曾孙辈着红装,头戴红布帽或在白帽上点缀红布块等。

“送饭”也是江苏葬礼中常见的习俗。

每天由家属亲友前往土地庙送饭,若没有土地庙,就在三岔路口搭芦席棚代替。

一般是孝子捧筛,内放酒、饭菜,葬前通常送三次。

送饭时,常由儿子捧着装有半生不熟米饭的捧盘,所有送饭人手持烧纸,到达地点后,将米饭倒出,点燃烧纸,并齐声大哭,诉说逝者生前种种。

入殓环节同样庄重。

入殓前,媳妇、女儿等女亲属要给棺材“泥墙”,围着棺材正转三转,反转三转,边转边用纸在棺材四周“泥”,意为让棺材不漏水。

接着将死者移至棺材内,若是火化,就用死者衣服投成人形。

然后由孝子请表亲瞻仰遗容,亲属依次瞻仰后,用白方布蒙上死者的脸,开始封棺。

封棺时,孝子要请舅表执斧敲钉,同时大声呼唤“爸爸,躲钉哟!”或“妈妈,躲钉哟!”。

出殡也有诸多讲究。

要请阴阳先生择吉日吉时,一般尸体不宜停留太久,不超过三夜。

出殡前要供祭,孝子跪在大门外,由阴阳先生发“哭丧棒”,不同辈分的人哭丧棒颜色不同。

出殡队伍通常男性在前,最前头是乐队鸣锣开道,孝子,按排行先后,后依次是箩担、龙鱼、火盆、灵柩、送葬亲友,沿途还会专人散发纸钱或白纸剪好的铜钱。

江苏部分地区还有“七七祭”的习俗。

请风水先生立七单子,七天为一“七”,共七个七,每七要烧纸吃饺子吊祭。

到六七时,亲友会前来吊祭。

在洪泽湖地区,八十岁以上高寿人谢世葬礼程序虽与常人相似,但被称“喜事”,丧家鼓乐喧天,唢呐齐鸣,吹的是喜庆曲调,还会请客人吃丧饭并赠送寿碗。

江苏葬礼风俗通过这些一系列的仪式和讲究,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体现了家族亲情的凝聚,对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