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蒙古族的葬礼有哪些形式

时间:2025-06-21 09:41:25人气:40

蒙古族的葬礼形式主要有天葬、火葬和土葬这几种。

先说说天葬吧。

天葬是蒙古族比较传统的一种葬式。

人去世后,亲属和亲友会一边伤心哭泣,一边用白布,白绸把死者的身体紧紧缠起来,然后按照喇嘛的指示,把尸体放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接着请喇嘛来念经超度。

过几天之后呢,尸体还完好没有被吃掉,那就得再请喇嘛来念经祈祷,希望尸体能早点被鸟兽吃掉。

要是尸体被鸟兽吃得干干净净了,家属就会觉得自己对死者尽到了义务,还会很高兴,觉得死者是进入极乐世界了。

他们觉得这样能让死者的灵魂得到安息,回归到大自然中去。

再讲讲火葬。

火葬一般是王公、贵族、大喇嘛这些有钱有地位的人采用的葬俗。

人死后,要先把死者的衣服脱掉,用白绸裹住身体,是按照喇嘛说的,把尸体放在一个地方,然后不停地念经。

等到五天之后,子孙亲友一起把尸体抬到车上,拉到旷野去,还会留几个人在那儿照顾。

到了十四天后,把死者生前喜欢玩的东西和尸体一起放到烈火中烧掉。

烧完以后呢,家属会把骨灰捡起来,放在瓦盆,瓦罐里,有的会把骨灰安放在自家的坟地,有的则会寄放在寺庙里,用来表示对死者永远的纪念。

还有土葬,土葬在半农半牧地区比较常见,和汉族的土葬有点像,也有不少不一样的地方。

蒙古族的棺木有坐棺和卧棺两种,坟墓的形状也和汉族的不同,有些地方的坟墓是塔形的。

在清代的时候,王公贵族的葬礼仪式可讲究了,就说停柩吧,要在王府停放很长时间呢,他们的陵地专门设有守陵户,守陵户的数量是按照爵位的高低来定的。

除了这几种常见的葬礼形式,蒙古族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的丧葬习俗。

对于那些未婚男女、孤身无子的人、月子病患者,恶病患者,横死的人,凶杀、车祸这些原因致死的,一般是先火化然后再土葬。

火化之后,把骨灰和碎骨装到布袋里,再放进坛罐中埋到地下。

过去对于博,就是萨满教祭司,猎人、婴儿、被雷电击死者、犯人等,都有一些特殊的埋葬方法。

蒙古族的葬礼在不同方面还有很多讲究呢。

人死后要请喇嘛念经、指路,让死者到“德娃珍”去,他们觉得那是个没有灰尘、能享福的地方。

死者穿的衣服也有讲究,有的地方死者会穿蓝裤、白布衫,蒙古民族把白色看作纯洁,蓝色是民族本色,布用的是平纹,不穿棉衣,儿女不能伸手给死者穿衣,死者遗留的衣服,很多会送给给死者穿衣服的人。

入殓的时候,死尸不能从门过,得打开窗户,用三根秫吉拼成门的形状,把尸体从窗户抬出去。

出殡的时候也不一样,灵车上死者是脚朝前,而不是头朝前。

死了人,不管穷富都得杀牲祭献,根据家里的情况,大到猪头,小到鸡都有,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古代“杀殉”“血祭”的遗俗吧。

要是死者年纪大,供品还会被看成福物,会分给亲族人们。

蒙古民族不烧纸,而是烧些死者生前喜欢吃的食品,焚烧食用后的畜骨来为死者祝福。

在居丧方面也有规矩。

以前有守孝的习俗,《室韦传》里就记载“父母死,男女娶哭三年”。

近代就变成祭七,就是“首七”“三七”“五七”“七七”,祭百日、周年。

服丧期间,要穿素服,不能娱乐。

参加出殡安葬仪式的亲戚朋友,事后死者家属会拿酒菜招待,这叫“吃福饭”。

大家去帮忙和表示哀悼是人之常情,俗话说“婚事随鬼,丧事跟福”,除了个别有忌讳参加丧葬活动的人,一般都不会回避,特别是高龄亡者的“福饭”,人们觉得吃了能得到去世人的寿福。

安葬仪式结束后,死者家属居丧的时间不一样,短的49天,长的81天、100天,甚至1年,这要看死者的岁数、地位还有死因等情况。

传统上长辈对下辈,丈夫对妻子,已婚女子对父母一般不服丧,对未成年人也不服丧,通常高龄人服丧时间短些,年轻人服丧时间长些。

居丧期间有很多忌讳,不回答他人问候,不能有各种娱乐活动,不能美容美发、谈情说爱、男婚女嫁、男女同床,不能打架斗殴、兴建土木、打猎屠宰、探亲访友等。

有的还会请喇嘛念《跃儒乐经》,给死者灵魂献祭。

蒙古族的葬礼形式和相关习俗还挺复杂多样的吧,这里面包含了他们民族的文化、信仰和传统呢。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