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老人灵堂怎么行礼 家人咋回礼
去老人灵堂行礼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有鞠躬、叩首和烧香等。
鞠躬是比较现代和普遍的行礼方式。
吊唁者站在灵前,面向遗像或灵柩,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弯腰鞠躬。
普通亲友通常行三鞠躬礼,鞠躬的角度大约为30到45度,背要挺直,眼神收敛,每次鞠躬停留1到2秒,中间间隔半秒。
有主持人引导,就跟着主持人的节奏走。
鞠躬完之后,吊唁者可以转身向家属再行一个15到30度的鞠躬礼,并轻声说一些安慰的话,“请节哀”之类的。
叩首礼在一些传统地区比较常见。
普通亲友会行一跪三叩首礼。
具体做法是,吊唁者走到灵堂供桌前,双脚并立与肩宽一致,上身直立,男士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士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双手握住平胸,然后弯腰鞠躬90度作一个揖。
接着上身直立,双手收回放在两跨外,左右脚分开,稍宽于肩,双膝下跪,手接过三株香点燃插在香炉中,而后双手放在地上,手心向上,弯腰磕一个头。
磕完一个头后,上半身直立,双手放下,再弯腰磕第二个头,最后再磕一个头,这样就完成了一跪三叩首。
直系亲属或关系非常亲近的晚辈,会行三跪九叩礼。
吊唁者先在灵前作一个揖,然后跪下磕三个头,起身再作一个揖,向前走三步,在供桌前再作一个揖,跪下磕三个头,之后祭奠三炷香、三杯酒,起身后退三步,回到起始位置,再作一个揖,跪下磕三个头,总共是三跪九叩。
烧香也是灵堂常见的行礼方式。
吊唁者一般先走到供桌前,拿起香点燃,双手举香至额头高度,向逝者鞠躬或叩首,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敬意。
那家人该怎么回礼呢?
回礼的方式和物品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讲究。
常见的回礼物品有毛巾,这在很多地方都比较普遍。
毛巾古时候叫“孝帕”,可以让吊唁的人擦眼泪,寓意着洗去晦气。
逝者年龄较大,80岁以上,回礼还会有寿碗。
传说拿到寿碗可以借寿延年,福泽绵长。
有的地方还会在回礼中放一块巧克力,其他甜食,象征着苦尽甘来。
回礼的时间通常是在吊唁者离开灵堂或告别厅时,主家人会把回礼递给每一位来宾,并点头致谢。
主家设了宴席答谢,回礼也可以在宴席结束前派发。
要是某些原因没能及时准备回礼,主家也可以在丧事结束后3日内补送,但要提前告知宾客。
在一些地方,回礼还有金额上的讲究。
福州地区,回礼金额要高于吊唁者原赠金额,对方随礼600元,主家需回赠800元,闽侯、长乐等郊县部分地区要求回礼金额需为原金额的1.5倍。
回礼时,家属应微微躬身以示谢意,不能当面清点钱物。
去老人灵堂行礼和家人回礼都有一定的习俗和讲究,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关怀。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