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为什么要在棺材上放只鸡
土葬的时候在棺材上放只鸡,这是个挺有意思的习俗,有不少讲究呢。
好多人觉得,公鸡是属阳的,而去世的人属阴。
把公鸡放在棺材上,就能用公鸡的“阳气”去压制尸体的阴气,这样可以防止尸变。
在以前人们的观念里,人死后灵魂不会马上消失,尸体发生什么不好的变化,那多让人害怕呀,就用公鸡来镇住阴气,让尸体安安稳稳的。
还有个说法,就是公鸡能给逝者的灵魂当向导。
以前的人觉得,人死后灵魂会在生前住的地方徘徊,没有指引,就留在阳间,给活着的人带来麻烦。
而公鸡呢,被看成是太阳神的化身。
以前没有什么精确的计时工具,人们靠公鸡打鸣来判断天亮了,公鸡一打鸣,夜晚就结束,白天就来了,人们觉得它代表着“阳”,像太阳神一样,指引灵魂去该去的地方,就是阴间,让灵魂别在阳间游荡。
从文化象征的角度来说,公鸡在中国文化里有不少好的寓意。
它象征着阳刚、勇敢和生命力。
把公鸡放在棺材上,是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有活力,勇敢地面对未知。
在一些地方,公鸡还有“传宗接代”的意思,放公鸡也表达了家族对血脉延续、后代繁盛的期待。
在出殡到下葬的过程中,公鸡的表现还被人们看作是一种预兆。
这只鸡要是能老老实实蹲在棺材上,一直到下葬,大家就觉得挺好;
要是鸡在路上死掉了,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不祥之兆;
要是在下葬那一刻鸡仰天鸣叫,就预示着子孙兴旺,是个好兆头。
还有个故事和这习俗有关呢。
传说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很穷,他把老母亲托付给兄弟照顾。
有一天兄弟们出去讨饭,看到一只五彩凤凰落在地上,等他们过去,凤凰叫了几声就飞走了。
兄弟说凤凰落地的地方肯定有宝贝,就去挖,结果啥也没挖到。
晚上回去发现朱元璋的母亲饿死了,他们准备把老人草草下葬,刚走到凤凰落地的地方,天上刮起大风,风在那儿刮出个大坑,他们就把老人埋在了那里,后来那地方叫“凤凰墩”。
从那以后,很多人想讨吉利,下葬时就在棺材上放只大公鸡,让它来点穴,希望死者能葬在风水宝地上,给后代带来好运。
在一些地方,这只鸡还有特别的名字,“领魂鸡”“引路鸡”“扑墓鸡”之类的。
下葬的时候,有的法师会把鸡的鸡冠掐破,让鸡血滴在墓穴周围,然后把鸡放生。
奇怪的是,这鸡被放生后常常不会离开墓地,而是围着墓地转,好像在守护着什么。
要是它在墓地上打鸣了,人们就觉得这块墓地是风水宝地,让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现在呢,随着火葬越来越普遍,土葬越来越少了,这种在棺材上放公鸡的习俗也不常见了,以后知道的人会越来越少。
但它作为一种传统习俗,还是挺有文化内涵的,让我们了解到以前人们的一些想法和观念。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