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事后随礼有什么不好
在白事相关的习俗中,事后随礼通常被认为是不合适的,这背后既有文化习俗方面的考量,有对丧家情感和实际情况的考虑。
从传统习俗来看,白事是有特定时间流程的,一般从人去世到下葬,就三五天,最多七天左右。
这段时间是亲友吊唁、送礼的阶段,等下葬完毕,丧事就基本告一段落,意味着死者入土为安,活人也要开始回归正常生活。
此时若再去补随礼金,就好像是把已经“翻篇”的事情又重新提起,违背了丧事的“截止日期”概念。
农村有种说法叫“事三”,意思是丧事办完三天内是正日子,之后就不应再就此事纠缠,事后补礼就如同把已经结痂的伤口又扒开,会让丧家心里不好受。
民间还有白事后补礼金不吉利的说法。
老人们常讲,这钱送晚了,有“续丧事”的嫌疑,暗示家里还会有下一次丧事,这是非常不吉利的。
这种说法在科学上没有依据,但在一些比较看重传统习俗的地方,很多人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丧家往往也不愿意触碰这种“霉头”,会拒绝接收事后补来的礼金。
从对丧家情感影响方面来说,丧事期间,丧家经历着亲人离世的悲痛,还要处理各种繁杂事务,心情本就十分沉重。
随礼一般是在吊唁或出殡前,这个时候送上礼金,是对逝者的哀悼和对丧家的慰问,让丧家感受到亲友的支持。
但事后再随礼,丧家会觉得你之前对这件事不够重视,没有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关心,甚至会误解为你是在故意拖延,是对他们家有不好的想法。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彼此的关系,让丧家心里产生隔阂。
从实际情况考虑,白事随礼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丧家分担丧葬期间的开销。
丧事结束后,大部分相关费用都已支出,丧家经济上的压力也逐渐缓解,此时再接收礼金,意义就不大了。
丧家还需要考虑人情往来,想着以后如何回报这份情谊,这反而给他们增添了额外的负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丧家通常也不希望收到事后补来的礼金,他们更希望大家能让这件事就此过去,各自回归正常生活。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白事事后随礼在很多地方是不被认可的。
某些原因错过了随礼时机,不建议再补送礼金,可以选择其他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对丧家的慰问,送一束鲜花,找个合适的时间,真诚地向丧家表达歉意和关心,说明自己未能及时随礼的原因,相信丧家也会理解的。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