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守灵穿的衣服叫什么

时间:2025-08-08 11:05:41人气:64

古代守灵穿的衣服叫丧服,常被称为孝服,它是居丧期间特定的服饰,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讲究,主要用于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守灵者的悲痛心情。

丧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原始社会时,人们害怕鬼魂,担心死者降祸作祟,在办理丧事时会披头散发、以泥涂面,穿着也与平时大不相同。

后来,随着伦理观念的发展,丧服逐渐演变成表达哀悼之情的一种形式。

中国古代丧服主要有五种,称为“五服”,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每种服制适用于与死者不同亲疏关系的亲属,守灵时也要按照这个规定来穿着。

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

适用于子为父、未嫁之女为父等情况,明清二代规定子为母也服斩衰。

持斩衰之服的男子全套丧服包括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

衰是麻质丧服上衣,裳是下衣,斩衰裳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不缝边,显得简陋粗恶,以此表示哀痛之深。

苴绖是粗麻布带子,用作腰带和围发固冠之用。

杖就是哭丧棒,竹制,高与胸齐。

绞带以绞麻为绳作带,冠绳缨是以麻绳为缨的丧冠,菅屦是菅草编成的草鞋。

女子穿斩衰,服饰大致与男子相同,但不用丧冠,而是用麻布条束发成髻,还要用粗布包住头发。

齐衰是次于斩衰的丧服,本身又分四个等级,包括齐衰三年、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齐衰三月。

适用于在父已先卒的情况下,子及未嫁之女为母,母为长子等情况。

齐衰的丧服也是用麻布制作,但比斩衰的麻布稍细,衣服边缘是缝齐的,这也是“齐衰”名称的由来。

大功的孝服比齐衰又要稍宽松一些,料子更好一点,但同样不缝边。

通常是为伯叔、兄弟姐妹等亲属所穿。

小功的孝服样式更为宽泛,料子更细腻,边缘是裁断的。

而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丧服,料子比较讲究,边缘也相对简单。

它一般用于较为疏远的亲属守灵时穿着,表兄弟姐妹等。

古代守灵穿的丧服,材质基本都是以麻为主。

这是麻布看起来朴素,符合丧事庄重和简朴的氛围,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和孝顺。

麻这种植物纤维到处都有,透气性好,守灵和居丧时间往往较长,穿着麻布丧服能减轻一些不适。

不同朝代对丧服的规定和样式虽略有差异,但总体遵循“五服”制度。

到了明清时期,丧服制度更是达到顶峰,朝廷制定了详细规定,明确了不同身份和关系的人在丧礼包括守灵时应穿的丧服样式和颜色。

守灵者穿着符合自己身份的丧服,是对逝者的敬重,是当时社会伦理道德和家族观念的体现,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反映了古代人对生死、家庭和道德的看重。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