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什么时候去上坟合适
人死后上坟的时间有不少讲究呢。
逝者下葬后的第三天就该去上坟了,这叫三日祭,有人叫暖坟,圆坟。
为啥是第三天呢?以前的人觉得,逝者下葬后第三天得见见在世的亲人,家人就会提前备好供品,到那天去坟前祭祀。
父母养育孩子,头三年是最辛苦的,为了回馈这份养育之恩,守孝是三年,祭祀也就选在第三天了。
从逝者去世那天开始算,每隔七天还有祭祀仪式,叫七七,烧七。
第一个七天是头七,最后一个是七七,一共要进行七次,就是四十九天。
这期间,每七天家人都得去坟上烧纸,给逝者送点“钱”,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有钱花。
不同的“七”还有不同的讲究,五七就挺重要的,有些地方是在第34天,就是五七的前一天进行。
这一天,关系近的亲属都得赶来,除了拿烧纸,还要带上纸扎的箱子、两个烧饼,点心。
死者家属还得准备个箩,里面放朵小红花,大家一起在十二点之前赶到坟上。
其他烧七的时候,一般就只有死者的儿女去坟上烧纸,是在傍晚去。
亲人去世的第100天也是个重要日子,要去坟上扫墓,这叫百日祭。
到了百日祭这一天,家人会准备丰盛的供品,鸡、鱼、肉,各种水果、点心,再带上纸钱、香烛去坟前祭拜,希望逝者在那边能过得好。
逝者去世一周年的时候,要举行祭奠仪式,仪式和五七、百日祭差不多,是准备供品,去坟上烧纸、上香,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在逝者去世后的第一年里,些特殊的日子要去上坟。
忌日,就是逝者去世的那天,每年到这一天,家人都会去坟上祭拜。
还有的地方有在新亡日去扫墓的规矩,新亡日是逝者去世第7个月的时候。
传统观念认为,人去世后灵魂会经历很多事,到第七个月才能真正安息,在这个关键时期,在世的亲人去祭祀,可以让逝者顺利度过关卡。
也有人说,逝者去世后第七个月会回到阳间看亲人,去坟前扫墓能让逝者更快见到亲人。
春社日之前也得去扫墓。
春社日一般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古代这是个重要的日子,老百姓会准备猪头、水果、糕点等祭拜土地神,祈祷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有些地区规定,逝者去世第一年扫墓要在春社日之前,避免冲撞土地神。
除了这些逝者去世第一年的特殊时间,以后每年也有固定的上坟时间。
像清明、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农历十月一日寒衣节,大年三十,正月初三,这些都是传统的上坟日子。
清明上坟比较隆重,前一天早上还要去给祖先坟上添土,寓意人丁兴旺。
上坟的时间也有一些大致的范围。
上午是烧纸的好时机,中午之后也能进行,但下午三点之后就最好别烧纸了。
要是在烧纸的季节,晚上六点后也不宜烧纸,有人说这时其他灵魂回家,烧纸会被他们拿走,对自己没好处。
还有人觉得上坟最好在早上七点前完成。
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习俗也在简化,烧七,有些家庭无法严格遵守,就会选择在头七和七七时进行祭拜。
人死后上坟的时间有很多讲究和传统习俗,不同地方还有些细节上的差异,要是想知道得更准确,问问当地的老人,熟悉习俗的人会比较好。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