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墓地带什么祭品能拿回来呢
去墓地祭拜祖先或逝者,带的祭品有些是可以拿回来的,这在不同地方有不同习俗,但食物类祭品和部分非食物类祭品在特定情况下都能拿回家。
先说食物类祭品呀。
水果是很常见的祭品,苹果、橘子这些都是可以拿回来的。
苹果寓意着平安,橘子代表吉祥,很多人去墓地会带这些水果。
祭祀结束后,家人可以把水果带回家食用。
有些地方的人觉得,祖先已经“享用”过这些水果的精华,剩下的部分带有祖先的祝福,家人吃了能得到庇佑。
从节约角度看,避免了浪费嘛。
还有糕点之类的,北方的馒头、包子,福建和台湾地区常带的发糕,各种饼干等,能拿回来。
饼干,有外包装,相对比较干净,更适合拿回家。
这些糕点同样被认为承载着祖先的福泽,带回家分食,有“纳福”的意思。
酒水和茶作为祭品时,一般不会整瓶整壶地拿回来,但供桌上少量摆放的,有些地方习俗是可以喝掉的。
像三杯酒,通常是敬天、地、人的,若有剩余,部分地区认为家人可以小酌一点,寓意承接祖先的福运,但这种情况比较少,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不同家族规矩也不一样。
茶也是类似,供完的茶可以倒掉一部分,留一点下来喝掉,也得看当地具体怎么讲究的。
再说非食物类祭品。
带了鲜花去墓地,一般是留在墓前,让它自然枯萎凋谢,象征着生命的自然流逝,表达对逝者的长久缅怀。
但有些地方,要是带的是盆栽鲜花,小盆的菊花,祭祀完是可以拿回家的,放在阳台上,院子里,当作一种对逝者的纪念,看到花就想起逝者,算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还有一些特殊的祭品,手写的家书,你在坟前读完了,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和近况的倾诉,是可以拿回家的,找个合适的地方妥善保存,这是很珍贵的情感记录。
要是带了逝者生前喜欢的书籍、象棋、烟斗等个性化祭品,没有焚烧掉,是可以拿回家的,放在家里某个角落,当作是逝者曾经存在的一个纪念,看到这些东西就好像逝者还在身边一样。
有一些祭品通常是不拿回家的。
像纸扎的元宝、纸衣等冥器,一般是要焚烧掉,认为这样才能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使用,带回家不仅不符合习俗,看着也会让人心里不舒服。
还有擦碑的抹布、水桶这些,坟地环境特殊,老一辈讲究“一事一用”,祭祀用品专物专用,这些东西要么留在墓地,要么单独存放,不能和日常用品混在一起,更不能拿回家放进厨房之类的地方。
坟上的草木、石头也不能拿回家,老话说“草木郁茂,吉气相随”,坟地的草木被看作是祖先“风水”的一部分,石头也是墓地的组成部分,带走它们被认为不吉利,会打扰逝者安息。
未烧完的冥纸也不能拿回家,不然老一辈会觉得“没给祖先送够钱”,没烧完的纸带回家也不太卫生,还有安全隐患。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