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老人过世有什么讲究吗

除夕老人过世是挺让人悲痛的事,在这方面还真有一些讲究。
先说报丧吧。
在很多农村地区,老人在除夕或大年初一去世,传统上会采取“秘不发丧”的做法。
就是说家人会先暂时隐瞒老人去世的消息,该过年还照常过年,等到初三四再正式办理丧事。
这是人们觉得新年是个喜庆的日子,不想让丧事的氛围影响了过年的气氛,是给逝者最后的体面。
现在社会不一样了,信息传播得特别快,要完全保密也挺难的,也有一些家庭会适当提前通知至亲好友,但还是会尽量保持低调,不会大肆张扬。
守灵。
老人去世后,家人会在灵堂守灵。
在守灵期间,有很多规矩呢。
不能做(或买)年糕、发糕与萝卜糕等年节糕点,这些糕点的名字有一些不好的谐音,“糕”和“高”谐音,在有丧事的时候做这些,人们觉得不太合适。
守丧的家属尽量避免去别人家拜年,不能与亲友互相包红包。
这是在传统观念里,新年期间遇到身着丧服的人会带来不吉利,而包红包是喜庆的事,和丧事的氛围不相符。
关于对联和装饰也有讲究。
老人在除夕去世,到初一就不能贴大红对联了,通常会选择白色、黄色、蓝色等颜色的挽联或丧联来代替,以此表示家中有白喜事,告知他人正月期间不宜登门拜年。
家里也不会像往常一样张灯结彩,会摆放遗像或设置简单的祭坛,以供家人缅怀。
出殡时间也有说法。
在一些地方,正月初一通常不会处理白事,老人在除夕去世,会在初二进行火化,出殡等后续事宜。
不同地区的具体时间安排也不太一样,有些地方会请“风水先生”选择墓地和出殡时间。
还有祭祀方面。
在长辈去世的第一年,除夕的祭祀物品不能像往年一样带红。
传统的染成大红色的枣饽饽要换成无装饰的光头饽饽,上供的筷子不能用红色的,各式菜肴不能染红,各式过年用的含有红色的糕点都要换成白色的。
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会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以此寄托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在穿着上也有要求。
家里来的亲人头上都要带白孝,就是白色的纱布,家人还要穿白色孝衣。
家里有曾孙,那曾孙头上只能带红色的孝。
家里只能放悲伤的音乐,不能放喜庆的音乐,这都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
除夕老人过世后的这些讲究,各地不太一样,但都是人们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和缅怀,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老人过世家里灵堂怎么摆水果
老人过世了要做什么准备
送别过世老人家的词语有哪些
老人过世的头七是什么时候
老人过世灵堂布置供品要换吗
老人过世穿几件寿衣好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