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世怎么办事不用随礼
老人过世后办事不想收随礼,这是现在一些地方正在倡导的新风尚呢。
在湖南株洲天元区雷打石镇胜塘村,就有这样的例子。
有位村民的母亲去世了,他们家就决定丧事一切从简,只举行了家庭告别仪式,坚决不收礼金。
他们觉得生前对老人好才是真的好,人走了之后大操大办就是铺张浪费。
就请亲戚和附近村民简单吃了顿饭,把事情办妥了。
来吊唁的亲友有好几百人呢,但主家就是坚持不收一分钱礼金。
山东潍坊寿光市崔岭西村的做法也很有意思。
他们实行“五个一”殡葬工作法,其中就包括举办一场追思会、佩戴一朵小白花、招待一盘大包子。
村里提倡非亲属人员不随礼金、不送花圈、不送祭品,亲属礼金也不超过100元。
这样就有效简化了治丧程序,减轻了大家的负担。
还有江苏的陆杨村,村“两委”提出了红白事“礼金清零”的倡议,就是办事不收礼、亲友不随份。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担心不随礼会不会显得关系生分。
但是村干部们带头示范,还挨家挨户地解释,说真正的感情不在礼金多少,而在心里装着彼此。
他们还组织村民分享那些没有金钱色彩的关怀故事,让大家明白淳朴的情谊比礼金更珍贵。
现在“不收礼、不随份”在陆杨村已经成了新习俗啦。
在浙江新昌儒岙镇的回竹山自然村,他们的传统是白事随礼很少。
以前白事礼金是1元钱,后来随着物价上涨,逐渐升到2元、5元,近几年才升到20元。
主家收到白包后,会象征性地留下一点,把余数与回礼一同交给宾客,差不多就是零礼金了。
村里觉得真的一分钱都不收,很多人会不好意思来参加丧宴,就采取了这种方式。
有些地方是党员干部带头不收礼。
有位91岁的老党员离世,他生前就多次嘱咐子女,死后丧事要简办,不收礼金,不给组织添麻烦。
他的9个子女就决定,无论亲朋好友送来多少礼金,都只记10元,多余的部分全部退还。
还有一些地方会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来规范这件事。
把移风易俗的各项举措纳入村规民约,让“软倡议”变成“硬约束”。
村里还会成立监督评议队,定期对红白事办理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及时劝导纠正。
老人过世后办事不用随礼,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大家的经济负担,现在随礼的金额越来越高,很多人一年下来光随礼就得花掉不少钱,这让人情往来都变成负担了。
另一方面呢,是想让大家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上,而不是放在礼金的多少上。
大家都能理解和支持这种做法,能让村里,社区的风气变得更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纯粹、更真诚。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