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不想寄存可以找个地方撒了吗
骨灰不想寄存,是可以找个地方撒了的,但不能随意撒放,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殡葬管理规定。
从政策层面来看,许多地方是鼓励骨灰撒放这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
《道真自治县殡葬管理办法》就提到,要树立厚养薄葬等观念,积极推行骨灰存放骨灰堂,提倡和奖励骨灰抛撒、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广东省民政厅骨灰安放管理暂行规定》也指出,火葬区推行骨灰处理多样化,倡导骨灰树葬、花葬、草坪葬、撒散。
政策鼓励,但具体操作要按规定来。
不同地方对骨灰撒放的规定有所不同。
以北京为例,根据《骨灰撒海服务规范》,骨灰撒海须由亡人直系亲属代表、委托人或委托机构提出。
承办机构得是获得相关行政许可的独立法人,要严格执行收费及补贴管理办法,还需制定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
撒海地点要经国家海洋管理部门许可,撒海时要用专用撒海桶,每份骨灰撒放时间不应超过5分钟,必须有公证人员对全过程进行现场公证。
上海则规定海葬是将骨灰撒散到本市指定海域的安葬方式,本市户籍人员过世后,丧事承办人为其办理骨灰撒海并不再保留骨灰,可享受补贴。
市民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或现场等方式预约,如拨打白事热线962840,海葬服务专线021 - 66600544,可以在“随申办”的“海葬预约与补贴”应用服务预约等。
除了海葬,有些地方还会指定专门的陆地区域用于骨灰撒放。
三亚规定骨灰撒散应由公墓管理服务机构统一规划,在指定区域内进行,要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台山市民申请骨灰“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撒散”的,可在当地指定的墓园进行安葬处理。
不按规定随意撒放骨灰,会面临问题。
根据《广州市骨灰管理实施办法》,领取骨灰后散埋乱葬的,由当地民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拒不改正的,会由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强制清理并处罚,所需费用由丧属,经办人承担。
从情感和文化角度来看,选择将骨灰撒放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有些家属认为,将骨灰撒向大海、山林等地方,可以让逝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一种很美好的归宿。
撒骨灰的过程,能让家属有一个情感宣泄的机会,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与逝者做最后的告别,诉说心中的思念和不舍。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
非本地户籍人员的骨灰处理,不同地方规定也不同。
在广州,非本地户籍人员属本省户籍的,丧属,经办人凭居民身份证、安放(葬)地殡葬管理部门的证明,办理骨灰领取手续;
属外省户籍的,凭居民身份证、火化证明,办理骨灰领取手续。
想撒放骨灰,需要按照当地规定,先办理好相关领取手续,再咨询有关部门关于撒放的具体要求。
骨灰不想寄存想找地方撒了是可行的,但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当地的相关规定,按照正规程序来办理,这样既能让逝者得到安息,能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是对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尊重。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