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殡风俗有哪些讲究
农村出殡风俗的讲究通常挺多的,不同地区往往有不同的规矩。
一般老人病危的时候,儿女们要守在身旁送终,死者终前身边子孙众多,常被认为是积福后的善终。
老人去世后,亲属要焚烧纸钱,这叫烧“倒头纸”,迷信说法是给亲人的灵魂付买路钱,让他们能顺利前往阴间。
烧完倒头纸,丧家会向本家族人报丧,再由本家族人分头向亲戚报丧。
亲戚朋友知道噩耗后前来吊唁,吊丧者来到死者遗体旁,通常得跪倒痛哭,死者家属会上前搀扶并劝哭。
入殓一般在死后第二天或第三天进行。
棺底常会填地灰、谷壳灰或石膏粉等用来防潮防腐。
遗体入棺时,四周要用东西塞紧,避免下葬途中棺内遗体晃动。
有些地方会给死者口含金银,棺内忌讳放铜铁。
盖棺时,孝子通常得尽快抽去死者脸上先前苫着的布并放入棺内,之后用黑麻纸把棺木接茬的地方糊严。
整个入殓过程不能哭泣,更不能让泪掉在死者身上。
入殓之后往往就要设灵堂了。
棺材放在厅堂,前面摆祭桌,桌上放好灵牌或遗像,再陈设祭品,祭品前左右各点一根蜡烛,蜡烛中间放香炉。
灵堂两边会悬挂或放置亲友赠送的花圈、金山银山、金童玉女等纸扎祭物。
从入殓到出殡期间,孝子一般要守灵。
部分地区守灵期间富贵人家还会请道士念经超度亡灵。
每天早晨男孝子得焚纸化钱,女孝子得痛哭一场,这叫“举哀”。
出殡前,丧家要请风水先生选穴址,请掘墓人打墓。
打墓期间墓地不能离人。
有些地方男孝子要给打墓人送餐,送去的饭若没吃完,绝不能再端回去。
同时,丧家要叩请同村青壮年做抬柩的“丧夫”,并设宴款待他们。
有的会给丧夫每人发草鞋、孝巾等。
出殡时间通常由风水先生结合丧家大小的生辰,避开冲克日子,卜定吉时。
出殡当天,孝子得披麻戴孝,有的地方孙辈孝帽顶上的棉球要染成红色,未过门媳妇的白孝衣上缝红布条等,以此来区分不同身份。
送葬队伍的行进顺序有讲究,通常引魂幡走前面,一般由孙子拿着,之后是灵柩,孝子贤孙们或护柩前行,或跟在棺后。
有些地方行进途中还会有行路祭、桥祭、登山祭等,既是让扛抬者休息,祈求亡灵安全抵达墓地。
灵柩到达墓地后,落葬过程也有说法,女儿会解索,并向扛抬者赠解索利是。
棺材放入墓穴,要调整好方位,之后就可以填土了。
填土时,有的农村会鸣锣,吉安县有落葬后鸣三遍锣“赶龙”的风俗。
孝属常会兜一些黄土回家,有“兜金兜银”的寓意,象征着把财富好运带回了家。
农村出殡风俗很多都带着对逝者的缅怀,对生者的祝愿,它们代代流传,承载着不少传统的文化意义。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