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的规矩和禁忌日子有关吗
出殡的规矩和禁忌日子是有关系的呀。
在中国传统丧葬文化里,出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人们认为选择合适的日子出殡,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关系到生者的运势和家族的安宁,有很多相关的讲究呢。
从民间习俗来看,有不少日子是被认为不适合出殡的。
台湾,南方一些地区,俗忌七月出葬。
民间传说七月为鬼月,七月十五日是鬼节,这个月阴间的鬼魂会到人世上来讨食,为了避开鬼煞,忌讳在这个月殡葬。
浙江一带曾有忌“重丧”的习俗,“重丧”指死者出生的年月日,与死者死时的时辰有干支重字,遇上这类情况,要举行特殊的丧仪,往往是在三、五更盖棺,抬至郊外,丧家不穿麻,不能哭,要等七日后,才呼号奔告亲朋,然后再补丧礼。
而在台湾一带,“重丧”却是指某种葬埋忌日而言,俗说在某日葬埋便会犯重丧,亦即丧家还会再死人。
像一月甲日、二月乙日等都被认为是重丧日,特殊事情不得不于重丧日安葬时,要采取一些特殊仪式,写符咒字等。
从月份上来说,有很多禁忌哦。
农历正月是春节期间,是人们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这个时候出殡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会影响到祖先的祭祀,还破坏了节日的氛围。
农历六月是传统的鬼月,人们觉得这个月阴间的鬼魂会出来游荡,此时出殡会招来厄运和不祥之事。
农历十二月是年末,大家都忙着准备过年,忌讳丧事,在这个时期出殡被认为会影响到新年的气氛和家庭的团聚。
还有一些关于日期的具体禁忌呢。
古人认为日食和月食是“天怒之象”,日食象征“阳衰”,月食预示“阴亏”,在日月食的时候出殡,会冲撞天地平衡,导致家族灾祸。
择日典籍《阳宅集成》里就明确记载“凡遇日蚀月蚀之日,造葬无不大败”,很多地方的人会避开日月食前后数日进行出殡等丧葬事宜。
一些地方忌讳在农历的初十、二十、二十八等日子出殡,逝者是女性,还要避开农历的十一、二十一等日子,认为这些日子不吉利。
除了这些日子的禁忌,出殡时间的选择也有讲究哦。
彝族人家中有人去世,一般在家停尸很短,多是上午死,下午葬;
下午死,晨葬,但忌讳正午出殡,他们觉得正午出殡会招致灾异。
云南一带的苗族(黑苗)一般在早上出丧,而花苗和白苗则在午后和黄昏出殡,贵州一带的苗族(白苗)是在天刚亮出丧。
这更多是关于时间的规矩,也和日子相关,要先选好合适的日子,再确定具体在这一天的什么时间出殡呀。
从生肖角度来看,有与出殡禁忌日子相关的说法。
“寅午戌煞北”,要是逝者生肖属虎、马、狗,出殡当天煞北,那抬棺的都得绕着道儿走,要避开这样的日子出殡。
若已知逝者生肖,出殡日通常不能选与之相冲的日子,属兔的人,出殡日就不能选酉日,酉卯相冲。
出殡的规矩在很多方面都和禁忌日子有关,这些习俗和讲究在不同地区会有所差异,但都是人们基于对生死的敬畏、对逝者的缅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而形成的,有些在现代科学看来没有依据,但它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流传至今呢。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