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与下葬不在同一天好吗
出殡和下葬不在同一天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有很多原因,不能简单地说好不好,这得看具体的情况和不同地方的习俗。
先说传统习俗方面吧。
在中国好多地方,出殡和下葬之间会隔上几天。
为啥呢?按照传统,人去世后得先把遗体从家里送到殡仪馆,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这就是出殡。
出殡完了,得给家属一些时间去准备下葬的事儿,选个合适的日子、把墓地收拾好之类的。
家属也需要时间来好好悼念逝者呀。
从古代传下来的一些规矩里,《仪礼》就提到过,以前出殡日是靠占卜来定的,先由巫祝人员占卜出三个日期,再让主家选。
那时候的殡期还挺长,一般得三个月,有的甚至六个月,更久呢。
现在的人可等不了那么久,普通家庭哪耗得起,现在一般都是根据实际情况,丧事操办得怎么样了,家里的资源够不够,来选个合适的日子下葬,不存在说哪个日子就绝对好,不好,没有什么风水能惠及子孙的说法。
再说说实际操作上的考虑。
现在很多地方都是在殡仪馆操办丧事,大部分家庭会选择在人去世后的第三天出殡,然后再找个合适的时间下葬。
要是选择在公墓、骨灰存放堂馆这些地方安放骨灰,是那种抛洒不保留骨灰、深埋不要坟头和碑墓的情况,那安放日、抛洒日,处置日就是下葬日啦。
在农村,可以土葬独立建坟的地方,择日下葬的情况就更多一些。
家里人想把葬礼办得隆重些,就得花时间准备,通知亲戚朋友,安排各种仪式,这样出殡和下葬就不太在同一天。
遇到天气不好,下大雨、刮大风啥的,会把下葬的时间往后推一推,总不能让大家在恶劣的天气里去下葬吧,不安全呀。
有的地方有特殊的讲究,有些民族的丧俗里,对出殡日期的选择特别慎重。
像东北地区的朝鲜族、赫哲族、满族都选单日出殡,不能在双日出殡。
台江县巫脚乡苗族出丧最忌“犯双日”。
还有人觉得,人在刚日死,就该选柔日下葬;
柔日死,就选刚日下葬,这样刚日、柔日配合好才吉利,不然就不吉。
要是奇月死者,就该在偶月下葬;
偶月死者,就该在奇月下葬,不然也被认为不吉利。
从情感方面来讲,给家属多一些时间间隔也有好处。
出殡的时候,大家都很悲痛,情绪比较激动。
紧接着就下葬,家属还没缓过神来,心理上会觉得太仓促了。
中间隔上几天,家属可以慢慢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有时间去整理逝者的遗物,回忆和逝者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让心情稍微平复一些,这样到下葬的时候,更平静地送逝者最后一程。
这段时间里,外地的亲戚朋友也有足够的时间赶过来参加葬礼,见逝者最后一面,不然要是出殡和下葬在同一天,有些人就赶不上了,会留下遗憾。
有些地方出殡和下葬是在同一天的。
像有些地方的习俗就是人去世后第三天出殡,然后直接就下葬了。
在一些简化的现代葬礼中,各种原因,家属希望丧事从简,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拖延,就把出殡和下葬安排在同一天。
说出殡和下葬在不在同一天,没有个绝对的标准,主要还是看各地的风俗、家庭的实际情况,家属的个人意愿。
只要能让逝者走得安心,让生者心里得到安慰,就是好的安排。
还有宗教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略。
不同的宗教对出殡和下葬的时间有不同的规定。
伊斯兰教,按他们的教规和当地习俗,主张土葬、速葬、薄葬,葬不择时,一般是三天必葬,入土为安,葬必从俭。
待葬期间,很多讲究,不磕头、不设祭棚、不动乐器。
人去世后要先洗礼,然后穿上“克番”,放在“塔布匣”里,由阿訇为亡人站“者那子”,祈求安拉赦免亡人罪过,为亡人祈福。
出殡时,“塔布匣”由亲近的人轮流抬往坟地,到了坟地就直接下葬,一般不会拖很长时间。
而佛教呢,有些仪式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出殡和下葬,有些会根据具体的法事安排,在出殡后过几天再下葬,要为逝者诵经超度,让逝者能往生极乐世界。
基督教的葬礼相对简单一些,通常会在教堂举行追思礼拜,然后出殡下葬,时间安排也会根据教会的安排和家属的意愿来定,有的在同一天,有的也会隔上一两天。
从现实角度看,现在生活节奏快,人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出殡和下葬不在同一天,家属得安排好这段时间的各项事务,守灵、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友、准备下葬的物品等等,会比较忙碌。
但要是在同一天,节省时间,可也会让整个过程很紧凑,家属会觉得很疲惫,压力也大。
在一些大城市,殡仪馆和墓地的安排会比较紧张,不提前预约好合适的时间,很难保证出殡和下葬能在同一天顺利进行。
很多家庭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决定出殡和下葬的时间。
出殡与下葬不在同一天有它的合理性和好处,但具体好不好还是要结合当地的习俗、家庭的实际情况,个人的意愿来判断。
不管选择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让逝者得到安息,让生者能够寄托哀思,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继续好好生活。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